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热烈祝贺中国特色书画频道开通上线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食品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80后海归办耕读合作社种无公害蔬菜
2010-03-17

  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公害食品,市区居民还能到崇明亲自劳作,带孩子到农村研习,甚至在农场参加各种形式的艺术展览和交流。东方早报记者15日了解到,这个由80后女生引进的“白领低碳合作社”已开始其首批社员招募。据悉,青蓝耕读合作社期望形成一种中华传统耕读文化氛围。

  农活全手工操作

  禁用化肥农药

  孙杨欢是一位80后英国海归人士,她对国外的“社区支援农业”(CSA)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在英国读书期间,还在农场做过志愿者。回国后,她看到市民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崇尚返璞归真的前景,几经思量,最终放弃已经成功的外贸和童鞋生意,和青年设计师黄开权一起,在崇明成立青蓝耕读合作社试点。

  农场所选地点位于崇明县向化镇南江村,这里仍然保持着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孙杨欢说,社区支援农业注重环保,提倡健康生产、生活方式:一切农活都是手工操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及除草剂、催熟剂等影响庄稼正常生长的化学药物,等等。它提倡本地生产、新鲜消费。大部分社区支援农业为顾客提供多种季节性的蔬菜。有些会提供一系列农产品,包括鸡蛋、肉类等。

  都市白领在郊区租地或者农民送货上社区,目前上海已有零星尝试,但这一城乡互动,自种绿色蔬菜、以农场为基地的“低碳生活”在上海尚属首创。孙杨欢透露,观念的转变需要实践来证明,他们目前就在找专家“用事实说服农民”。而据介绍,合作社让城里人与农民直接见面,从而建立起相互支持、平等友好的关系。同时农业生产与社区居民直接挂钩,可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造成农产品损失和浪费。

  两位创办者表示,这只是青蓝耕读合作社倡导的“未来乡村”计划的第一步,根据他们的规划,“未来乡村”将以绿色和创意为核心诉求,让市民和农民直接互动进行生态农业的生产销售,找寻创意人物和机构,租住和改造农民旧宅,进行创意生产。他们希望不走工业化污染化的老路,在低碳基础上实现农民收入增加。

  期望形成传统

  耕读文化氛围

  为区别于国外同类组织,青蓝耕读合作社期望形成一种中华传统耕读文化氛围,将定期组织社员之间的交流活动,定期开设社员公益市集,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举行讲座,常设机构耕读堂也会在寒暑假期间专门为孩子们开设研习班。另外还将发动村民拿出自己的农产品或者特色物品放到公益市集,由社员们进行竞价购买,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目前,合作社已启动首批社员的公开招募,支付一定费用后,社员可以带领孩子们参与田间劳作,亲历种植及收获的过程。

  乐活族,LOHAS(Life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指一种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崇尚吃无农药的有机食物,过有机生活。

  CSA(Community Supported Agiculture),地产地销的农业方式,建立当地居民和农场的联络网,会员入股,和农民共同承担农场经营的风险,每周领到新鲜瓜果蔬菜。

  为市民提供安全食品 农活全手工操作 禁用化肥、农药 现招募首批社员

  青蓝耕读合作社的特点:

  一、一切农活全手工操作,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

  二、社区居民需要什么,农场就种什么,可送货上门。

  三、社员可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亲历种植及收获。
 

     相关链接
    ·食用调和油国标缺位—棕榈油“渔翁得利”
    ·22个城市消协公开信称饭店收消毒餐具费侵权
    ·葡萄酒第三势力勃兴 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
    ·超市伊利奶粉几乎全线涨价 最高涨幅达24%
    ·靠着“高山鳖”发财 浙江省余姚山区的生态
    ·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竹炭食品——是否安全仍
    ·全国政协委员盛明富——食品是绝对不能免检
    ·以外收获——小麦“娶”玉米 后代甜又糯
    ·北海市科技局组织有关专家宣布北海鲜糯玉米
    ·出人意料的一个转基因小土豆“闹翻”欧洲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