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大雪融化的土地泥泞不堪,机车不能进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一四九团急切地在团部东阜城镇南工业区沙滩上演练调试气吸式播种机。他们从节约“4个1”出发,科学依据“尺子开口、勺子说话、记录本鉴定”,大搞低碳农业。
高级农艺师、副团长夏东利面对17个农业连队的30多台大马力拖拉机和气吸式播种机,向农机户提出:“团场领导和承包土地的职工要的是‘先试验后精品’,既要节约‘1粒种子、1米滴灌带(地膜)、1滴水、1滴油;又要无空穴、地膜平展、滴灌带拉紧、带墒播种、播种机前安装回收残膜器,多功能利用机车,降低成本,大搞节约型农业。”
农业科科长安刚带领农机站、农技站认真检查播种机调试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科技,让尺子开口,用勺子说话,拿记录本鉴定,先要‘试验品’,后要‘精品’,杜绝‘次品’,确保雪灾延误播种的棉花一播全苗,使12.5万亩棉花100%成为精品田。他们对各连队的播种机试播的地膜、滴灌带进行丈量,查看滴灌带、地膜拉得紧不紧,铺得展不展;用尺子量一量播种深度是否达到标准。让尺子开口,一丝不苟,纪录在案,合理利用每一寸滴灌带和地膜。让农机驾驶员服气,试验不成重新调试。他们还用用勺子挖出每个膜上点播穴的棉种,仔细查看每穴是否有1至2粒棉种,既节约棉种,又杜绝空穴,达到精量播种的要求。他们用记录本登记每台机车每次调试播种的情况,鉴定试验品必须达到精品标准,才给予播种机、机车、驾驶员发放“准入证”,达不到标准者不准播种。
据悉,一四九团12.5万亩棉花“基地”连续6年获得丰收,最重要的是坚持了现代科学技术,全面实现了滴灌化、农机化、标准化、规模化;坚持了节约型、田园型、无害(污染)型农业;坚持了干部、职工考核制度,坚持了劳动竞赛,坚持了科技示范田、示范户评比制度,使12.5万亩棉花“基地”成为千亩一样平,万亩一个色,早密矮满身桃的精品田。棉花平均单产籽棉一路攀升,亩效益稳中有升。到2009年,12万亩棉花平均单产籽棉456公斤,达到全国高产棉区水平;平均亩效益800元以上,成为兵团和农八师节本增效的先进团场;3800名农业职工平均收入4.3万元,家家有小康房,30%的职工团部有楼房,人人有摩托,不少职工有了小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