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学者新解《三国演义》:曹操用巫术害死夏侯兄弟——中图社
2009-08-10

  中新网7月6日电 因提出“三国五方论”蜚声海内的学者汪宏华最近又推新作,他认为北魏名将夏侯惇、夏侯渊之死与曹操有关。晚年的曹操为了给曹丕称帝铺路清障,不惜藏弓烹狗,在明杀曹植之羽翼杨修的同时,暗中用巫术害死两位患难从弟夏侯。曹与夏侯的关系是:曹操之父原本姓夏侯氏,过继做了阉党曹腾的养子。汪宏华还以为罗贯中的政治理想是打破“家天下”,创建异姓制衡共治的民主政体。原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仗如下围棋,《三国演义》中的鼎足三方就经常弈出“打劫”的棋局,比如,魏蜀吴三方在荆州打劫,魏蜀两方在汉中打劫。荆州与汉中有时又互为劫材,十分有趣。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曹操及时收缩防守,三分天下保其一,专注为曹丕称帝清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什么曹操前面总也不将刘备当回事,还对他们兄弟仨几次三番捉放?因为曹操很清楚,刘备虽有人和、天时(皇叔),却没有地利,成不了大气候。但当刘备依附刘表之后,曹操急了,旋即大兵压境,占领荆州,包括新野。至此,曹操可谓一切尽在掌握。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备手下的诸葛亮联合到了孙权,借到了东吴的地利(还有人和)。从此刘备一发不可收拾,不但通过赤壁之战夺取了荆州,还乘曹操平定西凉马超、韩遂的间隙,攻取了刘璋的益州。曹操也是识时务之俊杰,他意识到大势已去,只能三分天下谋其一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三分之一的天下就是那么好得的吗?非也。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难就难在从外部打来的松散地盘,不一定能从内部坐实、做“活”,亦即归属一姓、一家、一人所有。这一点与围棋有所不同,围棋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眼”才能成活。曹操则是下这种特殊围棋的高手,他想打劫,就像诸葛亮故意在荆州与孙权打劫一样,曹操也准备在汉中打劫。诸葛亮欲借荆州除掉关羽,曹操则要借汉中除掉夏侯渊。关羽是诸葛亮的羁绊,夏侯两族兄弟也是曹丕将来称帝的阻车石:一则夏侯兄弟比曹家人更有勇无谋,这种人往往倔强,九头牛都拉不回,比如曹操死后勇猛的曹彰就曾生夺位之心;二则夏侯兄弟的资格、功劳和职位与曹家人不相上下,甚至更高,夏侯惇官至大将军,夏侯渊亦是戍边、封疆大将;三则夏侯兄弟是曹操的原姓之人,比阉人之后来得更纯正(曹操的父亲原姓夏侯氏,后来过继做了中堂侍曹腾的养子)。对于这两只猛虎,曹丕显然驾驭不了,他只能勉强对付他们的子孙以及文弱书生曹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需要说明的是,曹操不一定就是担心夏侯俩自己篡位,也担心他们摄政,扶儿子即位。只要是可疑的,曹操都要加以清除。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实在是个悖论,当初让夏侯冲锋陷阵,为的是彰显曹操自家兄弟的威风,不使功劳旁落,现如今却成就了他们居功至伟的地位。但曹操具有诸葛亮同样的远见卓识,早已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关羽之于诸葛亮的作用是前正后负。前面,要用他保持刘备强大的人和;要用他在华容道放走曹操,要用他暂时把守荆州。后面,诸葛亮决定要换他下场,将“隆中对”中秦川、荆州的两路兵从刘备、关羽改成自己和诸葛瑾(参见《破解

     相关链接
    ·孟宪实:民众追于丹非因学问 百家讲坛无一流
    ·从刘老根大舞台看非遗传承:如何避免过度商
    ·学者新解《三国演义》:曹操用巫术害死夏侯
    ·王蒙:大骂作家未能成为鲁迅第二的说法源于
    ·马烽与陈永贵的喝酒经历:蹲在炕上吃饭的副
    ·女儿李英男讲述李立三的跨国生死恋——中图
    ·陈赓之子:陈赓曾背蒋介石逃命 杨立青有他的
    ·秦俑发掘缺少道德合法性 应守住中国文化底
    ·中国人的迈克尔记忆:李宇春曾翻唱《黑与白
    ·出版业元老张元济:为何选择公私合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