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传言的迷雾中接近真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网络上火爆一时的央视主持人方静“间谍门”事件,以当事人在荧屏上露面和做客网站正式回应这一传闻而告一段落。最初在博客披露这一消息并引发舆论风暴的阿忆也公开道歉。其实,这一事件反倒映衬出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从而对职业记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传言大行其道,记者是否有更为专业的素质和职业能力,以最快速度对传言进行证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眼下,中国社会的舆论形态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有人将其称为“公民记者”或者“人人都是报道者”的时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互联网的博客成为发布新闻的重要渠道。去年发生在山西的封口费事件,就是《西部时报》山西记者站的戴骁军,在记者排队领封口费的现场拍摄了照片,并发布在互联网的博客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样,山西的溃坝事故,也是《瞭望东方周刊》杂志的记者孙春龙通过互联网博客,向社会披露了实情,最终在温家宝总理的批示下,得到彻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这些博客“报道”的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戴骁军、孙春龙都是传统媒体的职业记者,都受过一定的职业训练,他们采访到一些事实,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传统媒体发布,发布在博客上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已有的从业经验,比如,拍摄、叙述事实的冷静、客观、真实、准确等等,使其“报道”克服了博客新闻的常见缺陷(比如道听途说、不加核实等),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揭露真相。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而北大副教授阿忆,尽管也有过媒体经验,却并非职业记者。他写博客更像通常意义上的“公民记者”,就是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看到、听到的记述下来,传播开去。这种“叙述”并不具有专业性,相反,可能十分个人化、情绪化,可能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传闻,也可能是一个信手拈来的奇想——就“人人都是报道者”而言,说者信口开河,听者如堕五里雾中,往往是博客新闻的常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不明真假的情况下,互联网博客更像是传统媒体的消息源。在浩如烟海的信息里,如何识别真假,通过自己的采访,对消息源进行严谨而细致的核实,并以专业报道者的角度,在最短的时间里还原事实全貌,考验着传统媒体记者的能力。遗憾的是,阿忆的博客惊曝方静的“间谍门”传闻(事实上,这一传闻已经流传了一段时间,只是没有人像阿忆一样将其披露出去)之后,传统媒体的记者只是跟进报道了方静的态度,比如,“深感震惊和愤怒”等等,却没有针对传闻是否属实进行核实。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其实,网络上的很多传言都“有鼻子有眼”,比如,时间、地点、背景之类,之所强调传媒和记者的专业水准,就是希望他们能够通过严谨的职业表述,将疑点一点点揭开,而不是进一步加重疑云,甚至当事双方打“口水仗”。在回应社会质疑时,记者需要对这些具体情况逐一查证,才能“言之凿凿”。缺少比对、针对性,就只能是自说自话。这样的跟进报道,往往顾左右而言他,疑点重重,会让读者进一步陷入迷雾,不明真假。 tujian.org
2007年,在山西黑砖窑事件爆发之后,32岁的河南郑州人辛艳华,曾经以“400位寻子父亲”的名义发出一个网帖,题目是《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当时,评论家鄢烈山用“侥幸”来形容辛艳华。因为,就在同时,广东有人因为在互联网上“广泛散播谣言、扰乱公共秩序”而被警方抓获,并受到有关方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理。鄢烈山认为,辛艳华“之所以能平安无事,一是因为并非举报某个具体的官员,这样被报复的风险会小许多;二是因为辛艳华说的是山西的事,于河南的形象无大碍。其实,辛艳华引起广泛关注,关键是某都市类媒体对于网贴不加核实的全面引用,甚至没有指明这是未经证实的传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由此可以看出,在互联网时代,亟须重视和重建传统媒体的职业规范,面对社会传言,谨慎采访,小心求证。同时,追求全面报道、客观理性和平衡,将会越来越彰显出传统媒体和职业记者的价值。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畅(中国青年报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