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海南州:集中财力办卫生(上) |
2009-08-27 |
|
□本报记者刘平安李晓东通讯员姚晓群□
海南藏族自治州因在美丽的青海湖南边而得名,全州人口43万多,其中六成是藏族。从2008年起,该州从中央转移支付资金中拿出2亿元,且以逐年递增的力度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青海省内引起关注。
作为边远、贫困的民族地区,要不要优先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能不能持续发展下去?在国家新医改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后,这样的地方动作有着怎样的启示意义?日前记者走进海南州寻求答案。
布加:80多颗村医种子“没发芽”
翻过日月山,来到青海湖。
这里风景如画,传说迷人,可当地农牧民的健康保障状况却是另一副样子。
7月24日上午,记者在海南州共和县卫生局门口巧遇61岁的回族老乡穆老汉。这位铁盖乡哈汗土亥村的农民,4年前是村上的首富,因为治疗儿子的尿毒症,4年间陆陆续续卖掉了家里的9头奶牛和60只羊,从全村首富变成了四处寻求救济的贫困户。
后来,共和县实行了新农合,但穆老汉的12万元家产已经用尽,即使县民政部门出钱让他一家免费参合,他也再拿不出钱给儿子看病了。去年,共和县合管办根据新农合的报销上限给穆老汉补偿了1.1万元。他说,公家给的这笔钱救了他们一家人的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可海南州卫生局局长柴兆峰和记者聊天时说,在这片地广人稀的高原上,医疗卫生投入和种青稞一样,要“靠天吃饭”,即中央给多少钱就是多少,基本见不到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影子。政府投入不足使得当地医疗卫生事业长期处于自生自灭的原始状态,广大农牧民兄弟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像老穆这样因大病破产的家庭不稀奇。
农牧民怕得病,医疗卫生机构则怕看病。
藏、西医布加的村卫生室在青海湖畔一处被称为“二郎剑”的海湾旁。1987年5月30日,他从海南州第二批乡村医生培训班结业,至今已经为江西沟乡下社村1200多牧民服务了22个春秋。
“当时培训班上有80多人,培训结业后都回到各自的家乡当村医。我们被干部称为村医种子,可惜后来因为条件艰苦,挣不了钱连家都养不起。种子没发芽,坚持下来的也就四五个人。”
“夏天看病的人少得很,主要是感冒发烧的娃娃和老人,冬天看病的人多。当医生就要想着治病救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怕看到病人。因为药品周转资金就是个大问题,村卫生室首先要自己掏腰包垫钱买药,草原上人们习惯于赊账看病,时间长了就周转不开了。所以,怕病人不来,病人来了更怕,要不是珍惜藏医家传,骨子里爱好这一行,我早坚持不下来了。” tujian.org
村医布加老汉“两头怕”的心理,在作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枢纽的乡镇卫生院被放大、加重。
铁盖乡卫生院院长何永明一连数了5个卫生院“怕看病”的原因:人员少、待遇差、设备缺、没有职工生活用房、工作条件艰苦。“在这么大的草原上,卫生院没有救护车,检查设备要啥没啥,遇到意外事故和紧急病情,我们比谁都怕。”
旦科:发展民生事业才是正确的政绩观
农牧民怕得病,医疗机构怕看病。供方和需方同时陷入困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各自的出路又在何方?
(下转第7版)(上接第1版)
2007年11月,一场地方史上破天荒的、由州委书记带领、政府要员悉数参与的“民生大调研”拉开了序幕。一年的大调研结束后,海南州一口气出台了21个文件,与各县挨个签订政府投入目标责任状,举全州之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今年7月23日,海南州州委书记、藏族干部旦科在办公室接受记者采访,阐述了海南自治州委、州政府发展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理念。
旦科说,他1981年参加工作,长期在农牧区基层,对当地群众看病问题的迫切需求有着深刻体会。“我们这样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不能有所贡献,但是在社会事业发展上、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在事在人为的努力上,要消除等、靠、要的思想,要集中财力办大事,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用到民生事业上,用到老百姓身上。这才是正确的政绩观,也是对执政能力与水平的考验。” tujian.org
“一年间,由93位州、县主要干部组成的调研组走遍了全州5个县、36个乡镇、136个村和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医疗卫生单位,围绕21个课题召开了14个层面的座谈会,6.3万多人次参会。”
这次调研总结出了政府职能缺位、投入不足、新农合运转困难、医药市场混乱等十大问题。旦科认为,调研既摸清了家底,也教育启发了干部,“大家认识到,政府投入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也是导致供需双方同时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以前,卫生局局长到县上、州上谈啥都可以,唯有要钱免谈。不等见到县领导,财政就能给挡回去。这次让发改、财政、人事、编委、物价等部门的干部参与调研,就是要开发他们。调研后,很多干部成了半个卫生专家,集中财力投入医疗卫生的决策也达成了共识。”
问题找到了,办法也不少:补供方层面,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全额预算保障、为村医提供药品周转资金、提高生活补助、强化技能培训等;补需方层面,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实行药品统一购销配送和零差率、住院分娩补偿等。以2008年该州9000万元的卫生投入为基础,今年要逐步落实上述目标,至少需要投入近两亿元,增幅在70%以上。
测算结果出来后,大家目瞪口呆。两亿元相当于海南州全年的地方预算收入。投还是不投? tujian.org
旦科的意见是,此时不投入,要错失历史机遇,上对不起党中央,下对不起老百姓。他说,中央转移支付、拉动内需、新农合、党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都是海南州当前必须下决心投入医疗卫生事业的决策支柱。尤其是新农合,好不容易取得了农牧民的信任,如果因为医疗机构萎缩、服务能力跟不上而再次失败,将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2008年11月,海南州召开全州卫生工作会议,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其20个配套文件。到目前,州级财政5000万元、县级财政1.2亿元,共计1.7亿元已经拨付到位,年底达到两亿元已经没有悬念。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