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整理,促进新农村建设”,是刚刚举办的第15期国土资源管理市长研究班的主题。这个主题意义非常重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步入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深入研究和探索加强土地整理,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理清我国土地整理事业发展的思路和方向,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有利于实现耕地保护的目标,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据测算,我国近七成人生活在农村,农民40%至60%的经济收入和60%至80%的生活必需品,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农民手中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大对“三农”的反哺力度,为广袤的农村土地增添活力。我国土地整理,是集田、水、路、林、村于一身的综合性、全方位的土地建设活动。两者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具体实践中也环环相扣。
现代意义上的土地整理,在我国虽然只开展了不到10年时间,但已展示出巨大的综合效益,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和深受广大农民欢迎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土地整理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农田建设,实现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通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农民稳定增收和生活宽裕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造旧村庄和整治“空心村”,归并农村居民点,改变了村容村貌;广泛参与项目论证等,农民的民主意识得到了提高。毫无疑问,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大有可为。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前,我国土地整理已经步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出让金纯收益15%以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全国用于土地整理的总投入每年可达1000亿元左右。面对前所未有的资金反哺力度,我们更应感到肩上的责任之重,更要创新机制,管好用好来之不易的土地整理资金,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
我国土地整理有很大的潜力空间。据测算,补充耕地的潜力不低于8300万亩,通过科学合理规划、整治道路沟渠、平整归并零散地块,充分利用零星土地,可以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不低于4300万亩。通过实施迁村并点、治理“空心村”、退宅还田等整理措施,可以增加的有效耕地不低于4000万亩。潜力这么大,说明土地整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空间相当大。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这次市长研究班的精神,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土地整理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