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有量保持18亿亩,是“十一五”期间我国提出的约束性指标。记者与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文甲对话,探讨如何坚守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摘自《政府工作报告》
土地工作形势严峻
记者: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那句“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不论当时听来还是现在读来,都让人震撼。您是土地问题专家,相信对这话别有一番感受。
刘文甲:是啊。总理的话如果说是让很多人震撼的话,那么对我们土地管理工作者来说,就是振奋了。
记者:为什么?
刘文甲:因为土地工作形势严峻。虽说近30年来,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土地工作也是有成绩有贡献的,同时也要看到,土地工作形势越来越严峻。
有一组数据为证: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显示,截至199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9.5亿亩;2006年10月31日,这个数字锐减为18.27亿亩,10年净减少1.24亿亩,平均每年净减少1240万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年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制度、严把土地“闸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2006年我国依然净减少耕地460.2万亩!
现在好了,国家提出要把坚守18亿亩耕地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按照这个要求,如果把18亿亩耕地守到2020年,那未来的14年间我国允许的耕地净减少量最多为2700万亩,平均摊到每一年,不超过193万亩。这个数字不足前10年平均值的16%,仅为2006年的42%!年均这么少的耕地净减少量,如果不转变思路,是难以做到的!
记者:除耕地保护形势严峻,还有别的问题吗?
刘文甲:另一个就是城乡建设用地。目前我国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为24万多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一。人均用量水平不仅超过了国家标准,而且还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记者:国家标准是多少?
刘文甲:国家标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60至120平方米,一般都应控制在100平方米/人以内。只有首都和特区城市最高值可达到120平方米/人,乡村人均建设用地50至150平方米/人,一般应控制在100平方米/人。世界平均水平不超过85平方米/人。
记者:城乡建设用地数量急剧增加,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相关。
刘文甲:城乡建设用地多了,是不是就有利于经济发展?答案不仅不是肯定的,而且恰恰相反。
其中的道理一说就明:城乡建设用地越多,土地利用越粗放,地上地下的各种基础设施工程量大,人流物流的流程长,土地的粗放利用是经济粗放发展的基础,不利于科学发展。
记者:城乡建设用地增加与耕地保护是什么关系?
刘文甲:现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一种惯性,一遇到建设要用地,就从耕地上打主意、找出路,两者形成了此消彼长的关系。换言之,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加,是在牺牲耕地的基础上完成的。
调控措施:调存量、开发非耕地
记者:面对如此严峻的耕地形势,我们该怎样坚守18亿亩耕地这条“红线”?
刘文甲:近几年,国家把土地当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制度,严把土地“闸门”不放松,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现在当务之急是,继续深化土地管理、强化土地调控。
记者:怎样深化?如何强化?
刘文甲:对土地的调控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只重微观而不着眼宏观,那是盲人摸象,必然产生片面性;只看宏观而不重视做好微观工作,调控就会变成“空调”。要回答并解决好下列问题:向谁供地,用于什么项目?要认真执行产业政策,执行新发布的限制、禁止供地项目目录;供什么地?要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什么时候供地?要认真执行土地利用计划;供多少地?要集约节约用地;用什么方式供地,划拨、“招、拍、挂”还是一对一谈判?供地后是否改变用途?如何跟踪管理?
需要强调的是,土地供应不能像工厂那样按销定产,也不能像商店那样,什么赚钱就经营什么,更不能“有求必应”。
记者:在调控思路上应该有些什么转变?
刘文甲: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文件要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这些年,我们虽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但没有采取措施控制建设用地减量。结果是“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在城乡建设用地上,必须强力扭转靠新增建设用地谋求发展的思路,由增量供应转变为存量调整。
记者:存量如何调?
刘文甲:针对总量庞大、人均用量严重超标的建设用地现状,通过“易用(改变用途)、易位(改变位置)、易主(改变用地者)”等措施,在不增加总量的情况下,为建设用地需求找到出路。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发非耕地资源。我国85%以上的土地资源为非耕地资源,应该合理开发。
值得强调的是,存量调整和开发非耕地资源时,要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布局上更趋合理,二是利用方式更加集约节约,逐渐实现总量不是增加,而是有所减少;不是再多占耕地而是逐渐还耕。
记者:除了调存量,还有别的路径吗?
刘文甲:还有。那就是切实纠正一些不正确的做法。比如,一些地方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占用耕地。这些年,我们不时看到这样的农民致富带头人的事迹,他们大多通过养鱼种果致富,普遍的做法是把用来种粮棉油的耕地变成鱼塘、果园。过去我们一直强调“林果上山、鱼塘下滩”,主张什么样的地做什么样的事情,这是合理的。可现在若为了经济利益而随意使用耕地,就会加剧耕地保护的难度。因此,应当树立大农业观念,大力开发非耕地资源。
其实,农田立体经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去年我下去调研,看到水田养蟹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据农民说,稻田里养的螃蟹收入可以让水田的收入增加3至4倍。
再比如,还有一些地方将耕种粮棉油与生态建设、绿化美化对立起来。那里的人们在道路两旁的耕地里栽树,搞宽宽的绿化带,岂不知长势良好的农作物也是美丽的景致,每逢稻花飘香或油菜花开时,都会有一批游客前往观光就是一个例证。所以千万不要毁掉农田去植树栽花种草,也不要占用耕地去搞“森林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