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又快到了。在今年的地灾防治部署中,国土资源部特别强调,要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切实付诸行动。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正处于加快发展的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而各地频发的地质灾害,应该说是挑战之一。中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缓解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的任务。温家宝总理针对菲律宾发生的特大地质灾害,提出“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工作”。曾培炎副总理要求做好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带来的各种损失。”做好地灾防治工作,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要求。
众所周知,我国地质现象复杂,地质灾害易发。这几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5年全国地灾造成的重大损失为近10年最低,成功预报地灾500起,避免了1万多人的伤亡。但是,目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省(区、市)防灾经费没有得到落实。部分省区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地面沉降联防机制没有形成,综合防治水平不高。全国地质灾害防治新技术、新设备研制开发及应用等还比较薄弱。少数地方对如何主动防灾研究不够,对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和治理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研究解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地质灾害防治水平的要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项工作是一项重大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职责所在,重如泰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年年都在抓,地质灾害防治水平年年都要有所提高。让我们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