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改造“城中村”破土地困局 |
2009-05-25 |
|
土地紧缺掣肘成都发展。而成都市中心城区(五城区)283平方公里建成区范围内,有104个“城中村”,涉及用地达7.5万亩 “城中村”:发展中的不和谐 18日,记者走过繁华的成都市区,走进几个典型的“城中村”———这些“城中村”给人印象就是“脏乱差”:多是简易砖瓦房一溜儿排开,道路都只有两三米宽,臭气熏天的垃圾到处都是。房屋之间乱拉电线、乱接煤气的情况触目惊心。在这些地方租房的人几乎全部是外地来蓉务工人员。 省社科院农经所郭晓鸣所长分析这些“城中村”的成因大至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一些村民和居民为了收取房租,建了大量的违章建筑;二是政策原因,近年城市扩张,一些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不规范遗留很多发展和管理的‘死角’;三是体制原因,土地管理混乱导致对被圈入城市的农民无法管理,他们随意建房廉价出租;四是农民工进城潮,大量外来务工人员需求大量的廉价住所,而‘城中村’房屋成本低符合其需求。”对这种“城中村”的整治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 如何退“村”还“城”? “如果把‘城中村’农户搬进多层住宅区,初略估计可新增住宅用地6万亩。”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刘仆给记者算了笔账。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退“村”还“城”?成都从今年以来就开始酝酿,准备尝试采用现状招标挂牌出让的办法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衍生出两种模式:一是把土地使用权与拆迁安置补偿、项目开发方案打捆招标挂牌拍卖,二是仅把土地使用权与拆迁安置补偿打捆招标挂牌拍卖。“通过对‘城中村’、‘城中厂’的改造,挖掘建成区土地利用潜力,有效增加城市城镇内涵发展空间,避免城市外延式发展,既解决企业的发展问题,又可有效缓解建设对新征耕地的压力。”刘仆信心满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