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西安:闲置土地处理工作取得进展
2009-05-25
近期,市国土资源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西安市闲置土地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经调查认定并报市政府同意,对城区和南二环内14家闲置用地单位发出了予以收回和限期开工、逾期收回的通知,并在新闻媒体发布了公告,打响了今年我市闲置土地清查处置的攻坚战。与此同时,市国土资源局积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闲置地块在规划、建审、拆迁安置等方面存在问题,努力化解矛盾和纠纷,帮助闲置用地单位加快开工。在疏堵结合的有效举措下,不断传来长期闲置地块动工建设或加快动工步伐的消息,我市闲置土地处理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目前,全市已收回闲置土地43宗,2001.974亩;督促动工41宗,772.527亩。

  清查处理闲置土地意义重大,事关西安市的整体形象,事关全市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我市闲置土地清查处理工作。为加快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处置闲置土地的要求,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和资产的效益,市国土资源局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坚决打好闲置土地处理这一硬仗。一是全面清查,摸清底数。组织人员对全市建设用地情况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清查,从去年年底开始,又在全市深入开展土地证查验工作,通过“图、文、地”三核对,全面掌握我市土地利用现状,让闲置土地无处藏身。二是突出重点,疏堵兼用。面对错综复杂的闲置土地情况,重点对城六区范围影响较大、闲置时间较长的闲置土地进行梳理,在分析找准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每一地块的处置方案,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个闲置土地处置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本着疏堵兼用、盘活利用的工作思路,在督促闲置用地单位缴纳闲置费、限期开工的同时,对用地单位在规划、建审和拆迁安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和进行沟通,加快项目手续的办理和完善。三是加强督察,强力推进。把清查处置闲置土地工作纳入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督察工作体系,实行全程督察和专项督察,一周一督察,一周一通报。市国土资源局主要领导定期带队深入现场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现场研究协调解决。先后召开专项督察会议30余次,发出举证通知、听证告知书等文件146份,举行闲置土地处理听证会89场。四是加大用地管理力度,严防新的闲置土地出现。通过进一步规范用地审批、严把“三关”——建设用地预审关、报批关、批后跟踪管理关,有效加强了对建设用地的监管和对项目单位的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使新开工项目基本上不再出现闲置现象。

tujian.org

  市国土资源局田党生局长表示,虽然闲置土地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闲置土地的清查处理任务仍很艰巨,特别是在几宗影响较大、闲置时间长的土地处理上还有待突破。下一步,市国土资源局将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效措施,对闲置时间超过两年,不具备动工条件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具备动工条件的,由用地单位申请,在依法缴纳土地闲置费后,按程序批准延迟动工时间,到期仍未动工开发建设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凡闲置土地未做处理的,停止给其办理其它地块的相关手续,不准予新申请用地,也不得参加经营性用地“招拍挂”竞买。在继续做好城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同时,安排开展远郊区县闲置土地处理工作,较大幅度地盘活利用好闲置土地,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