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面临最大土地放量 地荒还是利慌?
2009-05-25
8.31大限整整过去了一年,开发商的抱怨却始终没有停止。近期,楼市充斥着“土地政策紧缩导致地荒”、“房价上涨罪归地价攀升”的叫嚷。就在这此起彼伏的抱怨声中,下半年最大的一次土地放量却已悄无声息地来到眼前。

  一边是叫嚷“地荒”的开发商将要为热地搏杀,一边却是土地供应计划中经济实用房用地遭遇冷眼。究竟是地荒还是“利慌”?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评价,“逐利是开发商的本性。好地段好地块才是他们的战场,利润低的地块永远不招他们待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36宗热地本月集中上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天前,记者在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召开的三季度发布会上注意到,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主任史贤英手中一直握着一份材料。“很奇怪,大家好像都没有关注这件事。”会后史主任透露,手中的这份材料正是关于近期36宗地集中上市的具体事宜。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史贤英未透露上市具体时间,但从他的言语中足可以确定的是,下半年最大的一次集中放量就在眼前了。260公顷的土地中,住宅及配套用地近200公顷;地块位置看佳,齐整诱人,其中不乏三环边数十万平方米的上好地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知情人透露,这批地准确的入市时间就在本月中旬。业内的消息称,京城稍有实力的开发商都已摩拳擦掌,做好了“搏杀”准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招拍挂评估办法即将出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土地集中放量让市场振奋的同时,也让开发商“担忧”起来。“有了清河热地的天价,下一个地王争夺将是何等惨烈?”至此,开发商又有了一个指责的理由,“若不是土地紧缺,哪来竞争,土地价格又怎会攀升?受益方只有政府,为它买单的却是开发商和购房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经济下,需求决定价格,开发商的质问倒也显得合情合理。近期传言房地产协会已向政府递交报告,建议加大“招拍挂”中的招标比例,控制价格竞争导致地价急速攀升。消息虚实记者不得而知,但地价确在攀升,招标也是合理合法的土地交易办法。尽管有相当数量的声音警示,这种变革将会重走暗箱操作的老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要将招拍挂进行到底。”土地部门的一位官员表示,“拍卖调整土地所有者,原使用者和开发商三者利益。开发商的责难归根到底是因其利润空间被压缩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协会会长高千里透露,估价师协会正在帮助国土资源局拟定一份招拍挂评估办法,目前草案已经完成,政府部门正在审阅,正式出台指日可待。“政府也担心无序的竞争会导致问题出现,所以加快规范步伐。” tujian.org

  如果说政府在规范“招拍挂”方面的努力只是基于控制地价的压力,那么近期关于38块收地的处理,则真正显示了政府的调控决心。经历短暂喘息后,所有土地都要重新上市,已是铁定事实。高千里对此这样评价,“这些开发商大部分有炒地嫌疑,政府收回土地正是为了避免炒地,防止闲置。不管开发商如何评价,政府调控归根结底还是为了稳定行业发展,满足广大住房人的真正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适房供地遭遇冷眼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部分地块受追捧程度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来自政府层面的一组数据。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维近日公布,2005年北京市土地供应计划中安排了1750公顷住宅商品房用地,其中经济适用房用地指标是200公顷。“但到目前为止,各区县上报的住宅商品房面积只有900公顷,经济适用房用地面积仅为80多公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张维认为,今年住宅用地预期的大幅下降,缘于去年出现的供地异常。“正常情况下,住宅用地年均需求是2000公顷,但去年达到5000公顷。开发商今年多在融资、消化去年取得的地块,导致了对住宅用地需求的回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是,经济适用房供地的不招人待见,似乎就不能套用这样的解释了。6、7月间连续出现的连夜排号抢购经济适用房场面,人们还历历在目。一边是市场的渴求,一边是开发商的放弃,这一切还能归咎于地荒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此之外,近期36个“城中村”项目的用地获批,本是在一定程度补充了地源,却同样难逃冷眼厄运。业内认为,“这些土地的规模太小,手续却一个都不能少,加上拆迁和交通环境配套设施改观,成本太高,收益太少。”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至此,究竟是“地荒”,还是“利慌”,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评价的那样,“逐利是开发商的本性。好地段好房子价格永远高昂,这些地块才是开发商的战场。不好的地段,小块的利薄的地,永远不招他们待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