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开展"飞地工业"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
2009-05-25 |
|
我国人多地少,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这似乎两难的问题,在福州得到了有效有效解决。实施“飞地工业”,使福州实现了集约利用土地和保证工业用地的双赢。
由于土地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制约,福州市一些县市区想发展工业经济而苦于没有土地。有些地方为了发展工业,只能占用耕地。三年前,福州市提出了“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来保护土地、发展经济”的新思路,采取集中办工业的办法,把缺乏土地资源的鼓楼、台江等区和山区县海岛县,通过建设统一、大规模的标准厂房来克服开发区散、小、多的问题,达到节约用地和保证工业发展用地的双赢,成为福州突破工业发展瓶颈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福州撤销了一大批不具备工业发展条件地区的零散工业用地,通过围垦沙滩,开发沙丘和荒坡地建设工业集中区,避免了每个县,甚至每个乡镇设立工业区带来的乱占耕地问题。这种科学保护土地与促进工业化的双赢的办法,被经济学家形象地称为“飞地工业”。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福州市已经办了六个市级的工业集中区,缺乏工业土地的区、县到这些工业集中区办企业,促进了这些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
福州金山工业集中区是福州市政府在2000年利用荒杂地建设起来的,现在福州各县市入区企业已达293家,使福州减少开发区、工业区50多个,节约工业用地25%左右。2004年金山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达58亿多元,上缴税收1.53亿元,成为福州市的龙头工业集中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飞地”解决了中心城区土地缺少、人口稠密、环境要求高的矛盾,促进土地集约,还可以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节约基础设施投资10%以上。
平潭是福州市的一个海岛县,在当地办工业成本非常高,福州市市委市政府在金山工业集中区给平潭150亩土地,工业项目落地以后通过招商,工业产值及及本地税收都归平潭县。短短二年多时间,平潭工业50年的产值的积累翻了一翻,工业区一年上缴的税收等于平潭全岛所有的税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