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三招并举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
2009-05-25 |
|
记者近日从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今年继续执行从严从紧的土地政策,并深化三项工作,开源、节流、监管并举,缓解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2000亩村庄占地变良田 引导和鼓励农居点向集镇、中心村集聚 去年我市建成标准农田21.6万亩,其中慈溪、鄞州、余姚建成标准农田在4万亩以上,农居点及废弃地复垦2295亩,开发造地2.26万亩,基木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今年,我市计划完成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18万亩,并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引导和鼓励农居点向集镇、中心村集聚,工业企业项目向工业小区集中,年内力争完成2000亩村庄复垦任务。同时向大海要地,积极实施荒涂围垦工作,年内实现围涂15万亩的目标,并对围涂项目进行奖励。 9项措施破解土地制约 工业建设项目向开发区(园区)集中 我市今年土地资源管理继续从严从紧,并推行9项措施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千方百计为符合产业政策、技术先进、产品附加值高的外资企业、中小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土地,努力破解土地要素对我市经济发展的制约。 这些措施包括: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系数提高0.2;工业建设项目原则上向开发区(园区)集中,从严控制开发区(园区)以外的项目供地;推行多层标准厂房,除项目有特殊要求外,不得建造单层厂房;企业技改项目应先利用现有厂房、土地;对投资额小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采取租赁土地使用权或租赁标准厂房的形式获得生产经营场所;压缩开发区(园区)公共绿地面积,工厂企业等内部的绿化控制指标适当作调整,控制在20%以内。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土地市场整顿标本兼治 全市各类开发区(园区)已由97个减少到16个 去年国家收紧“地根”,国家有关部门对我市进行了11次检查,对我市的土地管理工作给予了好评。全市去年各类开发区(园区)由97个减少到16个,面积由97.7万亩减少到26.7万亩,现存开发区(园区)已建成面积为21.6万亩。 今年,将继续从严进行土地市场执法活动。要求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必须附具“双控”指标等约定,并跟踪监管,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绿化要求的,追究用地者违约责任;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地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已实施征地满两年而未供应的土地,按闲置土地的面积扣减下一年度的用地计划指标,具备耕作条件的土地交原土地使用者继续耕作;对上一年度供地率达不到80%或当年度供地率达不到50%的地区,暂停办理新的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审批手续。
tujian.org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