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我们家孩子[HaiZi]1岁以前基本吃母乳,省了不少奶粉钱。但现在为了让她吃得营养又安全,我们经常给她买三文鱼、金枪鱼和进口水果,金枪鱼便宜的也要200多元一斤,买回来只给孩子[HaiZi]自己[ZiJi]吃,我们谁都舍不得。穿,我总想把女儿打扮得漂漂亮亮,虽然大多在网上给孩子[HaiZi]买衣服,一个月下来也要将近300元。用,从出生开始,每个月的尿片都要四五百元。” 如果说这些基本生活开支还有节约空间的话,那孩子[HaiZi]的教育费用是无论如何不能省的。 孩子[HaiZi]明年要上幼儿园了。为了让孩子[HaiZi]提前适应集体生活,也为了开发孩子[HaiZi]的智力,马佳送女儿去上早教课,80个小时的课,将近1.3万元的学费。这笔开销让马佳那些没有孩子[HaiZi]的同事听来咋舌,但看到女儿跟小朋友玩得开心的样子,看着女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唱歌跳舞,马佳觉得再多的花费都值。眼下,马佳正在为孩子[HaiZi]上哪家幼儿园发愁,公立还是私立?就近还是跨区?她整天泡在各个育儿论坛里求解答案。 有专家指出,过多的爱和关注很可能影响孩子[HaiZi]未来的发展。不让孩子[HaiZi]品尝饥饿,他们就不会知道食物的价值;不让孩子[HaiZi]体验寒冷,他们就不会知道温暖的可贵;不让孩子[HaiZi]感受挫败,他们就不知道成功的美妙。但孩子[HaiZi]是整个家庭[JiaTing]的未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他们对孩子[HaiZi]的疼爱与生俱来。在“421”家庭[JiaTing]中,这种疼爱更加难以割舍。曾经有一件小事在上海很是轰动:有家长提出不要让自己[ZiJi]的孩子[HaiZi]在学校擦黑板,原因是擦黑板时孩子[HaiZi]容易吸进粉尘,对健康不利。 按照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马佳和陈燃可以再生一个孩子[HaiZi],但两人商量后觉得一个孩子[HaiZi]足够了。现在培养一个孩子[HaiZi]不容易,如果再生一个,经济和精力都跟不上。 不敢生病,不敢辞职,“顶梁柱”很疲惫
“我的人生不光属于我自己[ZiJi],父母[FuMu]的期望让我肩膀上有太多的责任。” 女儿两岁多了,马佳觉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她说,自己[ZiJi]的工作正处于关键期,要写好稿子就要付出多几倍的精力,在报社工作,加班出差都难免,在办公室写到身心俱疲是常有的事儿。回到家里,看到上了年纪的父母[FuMu]和一天天长大的女儿,上下两代的压力让她和丈夫疲惫不堪。 有时候工作太累了,马佳会跟丈夫发牢骚说,想回家当“全职太太”,陈燃每次都回答:“你如果认为你不工作也不影响我们的生活,你就辞职吧。”但每次马佳掰着手指头算一算孩子[HaiZi]需要的费用、自己[ZiJi]生活需要的费用及孝敬老人的费用,只能又打起精神去工作了。 不能辞职也不敢生病。马佳说,现在看病太贵了,诊疗、化验、手术、治疗、住院……什么都需要钱,由于医保报销是年终结算,每一次治疗都需要垫付现金,而且很多药品和治疗都要自费,现在健康就等于省钱。 马佳觉得自己[ZiJi]比别人幸运一点的,是在2005年就买了房子,而且房贷也已经还完了。房子虽然不大,但基本的居住需求能够满足。可想到将来,父母[FuMu]和公婆都要来北京养老[YangLao]的话,房子就成了大问题。 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马佳觉得这话很适合自己[ZiJi]的家庭[JiaTing],上有老,下有小,单纯的省吃俭用和拼命挣钱,无法满足这种家庭[JiaTing]结构的现实生活需要,还要有合理的理财规划。现在,马佳和陈燃已逐渐改掉大手大脚的毛病,学会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他们每个月给爸妈存1000元做养老[YangLao]基金、给女儿存1000元做教育基金,给自己[ZiJi]存1000元做健康基金。深知自己[ZiJi]和丈夫是家里的顶梁柱,她还每年花1万多元买了重疾、意外伤害等商业保险 。 一次,在医院的急诊室里,马佳看到不少独生子女夫妇为照顾生病的爸妈而心力交瘁。她说,作为独生子女,在父母[FuMu]生病时、感到孤独时或者遇到委屈时,会特别羡慕那些有兄弟姐妹的人。虽然兄弟姐妹的有些“功能”也能从自己[ZiJi]的好朋友身上找到,可是朋友毕竟不能和你住在同一屋檐下,也无法长久地陪在你身边。 “因为父母[FuMu]只有我一个孩子[HaiZi],我会觉得我的人生不光属于我自己[ZiJi],父母[FuMu]的期望让我肩膀上有太多的责任。”马佳说。(文中受访者采用化名) (记者 朱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