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传人、玉的文化”这一流传久远的话,足以彰显中国玉文化的影响之广大。玉文化已传承了8000多年,可以说一部中国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起源史、崛起史、民族融合史和东西文化交流史。玉身上承载了太多信息,需要我们倾心去聆听解读。
“玉雕是我追求的职业目标,做了二十七年的玉雕,对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一直追求的职业目标,希望能够对玉的推进尽我的微薄之力。”
——李东
主持人:玉雕艺术是您天生的喜好吗?
李东:我从小就喜欢绘画,对于艺术这方面,可能是一种上天的灵气,告诉我,玉应该是我追求的一个职业目标。从在玉器学校学习到现在,我做了27年的玉雕,我觉得玉应该有所发展,有所传承。我想在玉的继承与发展上,尽我的微薄之力,我觉得这个更为重要。
主持人:在您众多的艺术作品中,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又表现在哪些方面?
李东:我想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有所革新。比如,不见得传统的就全好,现在也在逐步摒弃一些旧的传统玉文化,也经常在思考玉应该走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应该朝着什么方向走,才会越走越广阔。玉代表了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这个传承不是小传承的概念,是大传承。玉承载的文化包含了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传承,中国的圣贤之智,中国人对于文化的解悟,对人生哲理的启悟。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玉雕发展的创新,这种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东:比如,我将“圣贤之志”,道家的智慧,儒家的智慧,佛教的智慧加入玉雕艺术里,让玉承载更多的智慧,要承载出玉的“雅”。
主持人:在您的玉雕艺术作品中,如何表现您在玉雕艺术当中所赋予的智慧?
李东:比如我手里的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庄惠之交”,表现这类思想的作品一共有三件,现在手里拿的只是其中一件,这件作品表现的是庄惠之辩中的“鱼之乐”的故事情节,我将它用玉的气派表现出来。这样就带有庄子智慧的传承。手里握着这块玉牌的时候,会想起“庄惠之辩”中“鱼之乐”的故事,人应该怎么享受,怎么理解鱼的快乐。另一种想法,比如说,庄子说:“看这些鱼儿多快乐。”他心里想的就是:我能和鱼一样快乐该多好。在他内心当中是羡慕。将这些影射到身处社会当中的我们,在社会中生存,要像鱼儿一样游刃有余才可以,鱼儿向往大海,人要向往党。在这个生存空间里,一定要顺应这个社会,而且我有我自己生存的一种自由。
主持人:这是您所要表达的一个思想内涵,是吗?
李东:对,这是一个层面。所以我还在力争把这种智慧变的深入浅出,因为多数人,包括收藏家,根本可能不愿意理解,感觉不如信手拈来、浅显易懂。因为传统的概念好象根深蒂固,其实这些题材又经不起推敲,我要将这些传统的题材和我们的国学进行嫁接,找到这种跨接点。也可能将国学理念简单化。在玉雕艺术作品中,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内涵,刻意通过线条和工艺来表现,将它简化在一个层面。
主持人:您是想将玉雕艺术中的文化内涵表现的更加大众化?
李东:对,让它变得大众化一些,变得随和一些,找到承载智慧的切入点。通过玉来传达“知足常乐”,得到这块玉,同时也是一种福气,不断的把“福”强化出来的时候,可能这个层面太深了,看上去就像是孩子捉迷藏,但是能否理解其中的哲理,理解了,便得到智慧的启迪,这是我想达到的目的。如果每一块儿牌子按照“玉润凡心”的道理来说,就是“掌握自我,回归自我”。
主持人:在您的玉雕作品当中注入的“道家思想”与“玉之道”有什么样的关联?
李东:比如说,“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话,任何事情都包含“道”,商有商道,人有人道,天有天道,地有地道。再想的大一点,五千年的历史,玉走过的道路一定有“玉道”在里面,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
主持人:比如说呢?
李东:比如说汉代,汉代的特点是比较粗犷、简约,线条比较简约,但是同时它里面赋予着一种含义,表现出汉代的粗犷的特点。到了清代,是帝王豪玉,于是便在玉上面加了许多较为烦琐的工序,比如说,乾隆宫发展到现在,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它代表的也是一种太平盛世。现代的太平盛世应该代表什么,比如说现在所说的“道”,和谐是现代的生存之道,玉道承载和谐,而不是承载复古,一定要找到方向,心平气和的找到核心点,玉可以发展的“道”就在这里面,但是玉应该承载一些智慧,真正体现出修身养性的价值。
主持人:是一种思想的交流?
李东:对,玉所传达的智慧增加了玉的价值,每块玉都能给人加值,这个玉哪怕它不是羊脂玉,不是很尽美,不是很洁白,不是很纯净,那它也会受人敬仰。所以玉是可以有传承的,做出好玉,首先自己要有修养,要博览群书。
主持人:你一般都看哪方面的书?
李东:我看的书比较杂,比较多。
主持人:就您个人修养来说在玉雕艺术方面您喜欢看哪些书?
李东:比如说看一些名家对艺术的论述,这个比较直观一点,如果要想自己印证一些理论,可以看《四书五经》、《道德经》,这些都要铭记于心,起码要知道每一句话大概的意思,讲述的内容,表达的思想。将它融会贯通,想用的时候,脑海里便会有特定的提示符号,这样便会在题材方面层出不穷。
主持人:您在汲取和总结多数人的看法和观点之后,然后加入自己的思想?
李东:对,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一定别把自我丢了,比如说仿造“乾隆宫”,做的再像,也只是仿造。但是加入自己的理解,甚至加入自己对于玉的感悟,能够把它提升到一种精神,然后注入到玉里面,玉讲述的就是意义,就这么简单。像画家和一家白纸,一挥而就,最后可能卖一百万、一千万。一位他融入了情感,同样,玉里面也可以赋予情感。玉里面的情感应该更强,更丰富。
主持人:在您众多的作品当中,最能体现您思想内涵的是哪些作品?
李东:我做的很多作品都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阐述,比如说,有些作品叫《以玉近道》,有的可能叫《玉物禅心》,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理解,现在我有几件作品,包括我刚才说的《永受嘉福》。还有手里的这件“庄惠之交”,一共三件作品表现了庄子的三个不同的小故事,表现三个不同的哲理。可以在一个特别高的高度看,看人生,然后又回归了,还可以做一个“庄生梦蝶”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长翅膀,变成蝴蝶了,这是一种幻生的念头。他认为人生是一种作茧自缚,但是一定有一天是超脱,这种超脱是挣脱自我束缚,把这种束缚挣脱之后,就是破茧而出。任何事情想清楚,想明白了,都是一种“蝉变”。理解圣贤智慧,理解这个层面,再加上庄惠之交,庄子和惠子关于鱼的讨论,其中包含了三个层面,一个是站的高度要无限的高,要让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来审视事物,一个是突破自我,再一个是要找到快乐,不要自寻烦恼。清楚这三个情节之后,就会觉得这三块玉,给予了三种不同的境界,三种不同的感悟,同时这是一种精神层面,不简单只是将它视为玉雕。通过玉雕艺术作品有所领悟,给别人讲述背后的故事,故事传达是一种精神,一种超然,一种怡然,一种悠然。
主持人:您以后的艺术作品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创新,什么样的突破?
李东:我现在力争把这种精神贯穿到底,这是我的一个特点,把它做成自己的特色。其实,是替玉“说话”,”玉润凡心”,玉其实就是在阐述一种概念,然后将概念变成理念。
主持人:这是您自己特色吗?
李东:对,用理念阐述“玉之道”。
主持人:这又是一个新的潮流。
李东:我认为新的潮流就是让每一块玉长“翅膀”,才是将来真正的潮流,要不然没有未来,没有高度。我想将“逍遥游”、“鲲鹏”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新姿态展现出来。
主持人:怎样将“逍遥游”、“鲲鹏”这样看似重复的题材表现出与众不同?
李东:题材重复但是意境不重复。
主持人:怎样来表现这种意境?
李东:比如说表现“逍遥游”,是这种“乾坤”的感觉,因为“鲲鹏”真正进入到一个高度,脱离风的束缚,脱离大气层到一个高度自由翱翔的时候,是进入宇宙,就用一个“玄机”来表现,其实“玄机”在古代是一种概念,在过去用于观察天象,原理类似于我们现在用的“轴承”,现在用玉来表达“玄机”这个概念。作为玉雕师,主要学习技术,比如说一个捧着青花瓷碗的小孩,在座的人都担心小孩会将瓷碗打碎。也就说,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要保留,但要在保留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勇于打破旧模式,诞生新事物,对社会是一种责任,使工艺美术变得有意义。所以,现在我呼吁要淡化一些技艺,多搞一些创意,多开发一些新的事物,多结合和接纳一些新事物,把发展的眼光看的远一些,这样,就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被石头绊倒,如果总是盯着那块儿“石头”,一定会被石头绊着,因为你的目标值很浅,看的远一些,这些沟沟坎坎不在话下。所以,不要什么都考虑到困难,困难和发展是并存的。
主持人:玉雕艺术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
李东:现在不敢过多的断言,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个玉雕市场一定有一个浮躁期,这个浮躁期过后,收藏家会认为玉雕是可以承载艺术的,有时候玉雕市场要适可而止,功要恰到好处,创意要无限提升,这样,玉才有可能进入到中国的奢侈品文化领域中。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老师接受我们本期《寻找中国特色》栏目的采访,谢谢您!
李东:感谢《寻找中国特色》栏目,祝《寻找中国特色》栏目越办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