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印象中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金达莱为什么这样红——吉林延边创建民族团结社会纪实
2009-08-08
  长白山下,图们江畔,一个由218万各族人民组成的大家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盛夏时节,走访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城镇村屯,眼前展现的是各族人民欢悦、安怡的祥和景象,倾听不尽的是民族团结互助的动人故事。

  在延边,金达莱花的图案、装饰和雕塑随处可见。红艳艳的金达莱,承载着朝鲜族群众对繁荣、喜悦和幸福的希冀。金达莱每年仲春时节盛开,但在延边各族人民心中,象征着民族团结的这一奇葩四季常红,灿若云霞。近年来,延边州积极创建中国特色民族团结的社会机制,让各族干部群众感到“都是一家人,关系一家亲”。如今,延边人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看成是情操高尚的表现,把不讲民族团结视为一种耻辱。

  “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

  延边“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各族群众用鲜血和奋斗凝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创造了美好的生活。朝鲜、汉、满、回等20多个民族,感情上没有隔阂、关系中没有“杂音”,生活在和谐的社会氛围里,心无旁骛地谋发展、搞建设,延边人对此倍感自豪。

  “民族地区的团结一旦出现问题,发展进步必然受到影响。”延边各族干部群众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延边州委、州政府千方百计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创造各种方式方法,让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坚如磐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逢9月,延边城乡集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民族团结活动。作为我国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和表彰活动的地区,“以九月领全年”,延边近年来赋予民族团结宣传表彰活动强烈的时代气息,各种报告会、电视论坛、电视大奖赛、“我身边的民族团结”等征文活动热火朝天;全州、各县市和乡镇等单位召开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已表彰了数万个典型。

  “抓两头(青少年、干部)带社会”,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课程进学校、进课堂,孩子们从小就接受“朝汉手拉手、民族心连心”教育。全州300多个学校团队、5万多名各族青少年结成了友谊对子,180多个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州举办的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获奖。

  近年来,延吉等市县城镇每年都举办“邻居节”,各族居民端来自家的拿手菜,在“百家宴”上欢聚一堂,共同品尝。一些社区还举办“千家宴”,其乐融融。朝鲜族居民占62%的延吉市丹英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王淑清说:“各族群众之间相互学语言,相互教饮食,语言沟通没有障碍,风俗习惯相互适应,生活细节彼此关照,达到了情感和心理融合的境界。”

  各族群众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致富路上互帮互助。大量出国劳务人员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发展资金后,积极回乡投身创业实践,建设美好家园,助推延边腾飞。延边现有4万多名出国劳务返乡人员,共创办企业5000多家,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多人。
tujian.org


  在卓有成效的民族团结社会机制和浓郁热烈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中,延边城乡各族干部群众相亲相敬、互相帮扶的感人故事层出不穷:朝鲜族居民崔海顺20年如一日照顾无儿无女、生活不能自理的汉族夫妇;朝鲜族夫妇李文哲、蔡明子35年收养、扶助120多名各族孤儿和贫困生,其中51人考入大学;汉族警官隋宝生兼任朝鲜族村党支部书记一年,就带出个和谐新村;满族村的朝鲜族村支书李龙玉无偿拿出自家9亩多耕地盖大棚,帮助满族村民脱贫致富。李龙玉说:“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

  吉林省委常委、延边州委书记邓凯说,在创新各民族亲如一家社会机制的活动中,各级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很重要。“我们始终保持党在政治上的坚强领导,不断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对祖国大家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向心力,及时排除民族关系中的消极因素。重视民族工作、珍惜民族团结已经成为各族干部群众的强烈共识和自觉行动。”

  “只对事不对人”

  和谐的领导班子是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延边州全力推进少数民族干部人才工程建设,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百姓信服、以各族群众利益为上的执政团队。

  延边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构成虽然各民族比例不同,但干事业不分彼此,谁有高见高招都会得到尊重和支持,凡事集思广益。朝鲜族的珲春市市长姜虎权说:“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上即使有了分歧,也只对事不对人,谁也不会牵扯上民族关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的得失成败。在“充分信任、积极培养、大胆使用”的原则下,延边州少数民族干部的比例一直高于其人口比例。近两年,延边州制定激励机制,吸引少数民族人士落户延边,256名朝鲜族大学生已经充实到县市乡镇工作一线,为民族团结工作长远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在干部配备中,延边州按照总体平衡、各方和谐的原则把握,有些岗位朝鲜族和汉族相对固定,有些岗位灵活配置。县市领导干部中,朝鲜族干部的比例超过汉族干部,个别县市党政一把手都是朝鲜族,但汉族干部们对此都表示理解。对汉、满、回等民族优秀干部,州委采取向吉林省直单位推荐后备干部等形式,使这些干部能得到合理安排。

  延边各级领导干部把民族团结视为重要任务,切实提高自身处理民族问题和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在延边,民族团结就是最大的政治,不重视民族团结、不抓民族工作的干部是不称职的。民族团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考核任用的硬件、工作中的硬任务。州长与各县市领导签订责任状,实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等绩效考核制度。曾有一个部门的副局长因民族团结工作不力而被撤职。

  在延边州、县市,朝鲜族领导配备的秘书、司机都是汉族,而汉族领导配备的秘书、司机都是朝鲜族,这已成了不成文的规定。延边州招考民族干部时,明确要求不熟悉朝鲜语的朝鲜族年轻干部要学本族母语;而汉族后备干部,明确要求他们学会朝鲜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融洽的民族关系,让延边各级干部工作起来心情舒畅,确保了州委、州政府的政令畅通,消除了民族间的戒备心理,极端民族主义在延边没有市场。各级干部都把思想和精力用在带领各族人民兴边稳疆、兴边富民的事业上了。

  “我在这里明白了金达莱为什么这样红”

  近年来,延边没有发生过民族纠纷事件,这得益于延边州委、州政府对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出现问题的有效预防和化解,以及着力解决当地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延边通过调整产业格局、加大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力度等,实现区域经济突破,为各族群众创造就业、创业的机会。

  2005年至2008年,延边州出国劳务人员达15万人,累计实现收入37亿美元,是同期地方财政收入的三倍,全州人均年增收4000元。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对外劳务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延边州有关部门努力开拓本地和国内外劳务就业市场,加大赴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非洲等新就业输入地的开发合作力度,为各族群众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延边400多个企事业单位,500多个村屯、街道、林场长期结成团结对子、友谊对子、致富对子。州政府委办局和有实力的国有及民营企业投资金、送人才,扶持边境乡镇村屯经济发展。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珲春、和龙等边境市县城乡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较多,这些市县的社区开展“手拉手”活动,消除老人和儿童们的孤独无助感。地方通过与部队共建,为“空巢老人”送去了“兵儿子”。

  今年6月,延边还制定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保护和发展朝鲜族用品生产条例》,州政府每年按全州少数民族人口每人不低于2元的标准提取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按州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逐年递增,主要扶持朝鲜族用品生产。对朝鲜族人口比重高于60%而经济困难的龙井市,州财政每年给予3000万元的补助,帮助欠发达地区早日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满、回等民族在延边地区的人数不多,其中回族只有6600多人,但州民委等部门近几年对他们的需求格外关注,把各项服务工作做得细致规范。回族群众的餐饮、食品加工、殡葬等事宜,完全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办理。回族群众普遍认为,他们在延边得到了很多照顾。

  如今,延边朝鲜、汉、满、回等各族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干劲足,在这片热土上到处呈现团结友爱、互助奋进的喜人景象。来自韩国首尔的延边大学外籍副教授金成墩在延吉市工作了8年,深切地感受到中国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他感慨地说,朝鲜族、汉族等民族在这里融合得很好,大家相互帮助,互相愉快地工作和生活,都希望对方更好。“我在这里明白了金达莱为什么这样红!我为中国加油!”(记者申尊敬、徐家军)
     相关链接
    ·金达莱为什么这样红——吉林延边创建民族团
    ·“双规”的产生和运用:揭开“双规”面纱
    ·公积金套现网上公开卖业内人士表示此方式违
    ·赖昌星关手机玩失踪 华报猜测或早知前妻返
    ·毛岸英用英语审讯美军俘虏:态度和善还管点
    ·今年以来多名高官落马中纪委领衔中国式反贪
    ·市民、医院热议预约挂号:实名约号好验明真
    ·1956年:庆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广东人大:公路收费,怎能没完没了?
    ·大江东去荡清涛——赤壁开展干部下访百姓活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