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7月2日电 在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督察会上记者获悉,全省今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顺利,截止5月底,全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累计培训农民26.74万人,占全年任务数的47.8%,其中,阳光工程培训13.53万人,转移9.7万人,培训人数占全年任务数的45.1%,比上年同期增长17%;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09万人、55.46万人次,培训人数占全年任务数的80.6%;农民创业培训1.12万人,占全年任务数的22.4%。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半年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初,我省遇到严重旱灾。针对午季作物旱情严重、春种调整生产结构任务重的情况,各地及早启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农业专业培训技术培训项目县,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全力指导农民开展抗旱保苗为主的田间管理,大力开展小麦病虫害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等技术培训。同时还培训了早稻直播、软盘育秧、旱育保姆育秧等水稻轻简栽培技术,畜禽、水产的春配春繁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生态健康养殖技术、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等。今年我省小麦总产1185.4万吨,比上年增加17.5万吨,增长1.5%。油菜总产161.9万吨,增产21.6万吨,增长15.4%。午季粮油的丰收,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科技培训提供的技术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影响,我省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失业返乡,各地积极应对,抢抓春节前后有利农民培训的大好时机,针对返乡农民工特点和需求,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对返乡农民工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多技能的培训,使其实现再就业和创业。截至5月底,全省已有返乡农民工59.78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其中,务工技能培训23.98万人次、农业科技培训35.8万人次;有10051名返乡农民工培训后自主创业,创办企业5839个,带动12.39万人就业。另外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各地紧紧围绕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各类农民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养水平,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如:颍上县在今年午季小麦高产攻关统一测产中,19个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村,平均亩产分别在538公斤和574公斤,比去年增产17%和21%,为历史最高水平。六安市裕安区在独山镇、石婆店镇等地开展的六安瓜片生产技术培训,使茶农普遍掌握了“采、制、炒”等关键生产技术,提高瓜片品质和质量。今年清明前后,中档瓜片价格每斤均在500元左右,比去年每斤增120元,增幅24%,茶农经济收入比未训钱增20%以上。 tujian.org
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为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服务农民平台和机会,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技人员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的困境。各级各类农技推广人员结合创业培训、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深入田间地头、鱼塘猪舍,为农民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既培训了农民,也锻炼了自己,特别是一些三权刚回收的县、区农技推广体系,结合这些培训凝聚了队伍,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今年我省利用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专项资金,首次对全省乡镇农技人员开展集中轮训。各地纷纷抓住这一机遇,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措施,积极组织对所属农技人员开展培训,切实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目前,我省基层农技人员培训5259人,完成年度任务数的43.4%。通过培训,大大提升了基层农技人员参与农民培训、开展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省农民培训和农技推广服务提供了保障。校企结合校社联办,培训进一步加强了农科教协作。各地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中,创新了多种形式的农科教协作、产学研结合模式,使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得到了加强,多元化、全方位的协作进一步深化。培训机构中吸收了大量农业科研单位、农业大中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单位,形成了以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为载体,多部门、多单位、多层次的大协作、大联合开展农民科技培训的新局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保障 全省各地均成立了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领导工作,并确定一名联络员,专人负责培训工作,做到上下贯通,密切协调的良好工作运行态势。阜阳市农委除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外的四名委班子成员还分别负责包干2个县区的工作。同时,各地均能按照民生工程要求积极筹措资金,足额配套,并设立财政专户,专款专用。各地在严格落实国家和省里的有关管理制度同时,结合实际,还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太和县制定了2009年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实施标准,要求培训基地做到“28个有”。同时各地加大检查督察指导,实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除了定期组织专门检查外,还利用工作调研、下乡检查的机会,了解、查看、指导民生工程的实施。亳州市对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专项检查指导19次,以其他工作为主顺便检查12次。各地市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培训适应需求的机制,以满足农民需求、让农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机制,从省属和本地农业科研、推广部门和有关职业院校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为成员,建立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专家组,建立技术培训与农资等实物补贴结合机制,结合培训产业,对参训农民适度给予良种、化肥、农药等农资补贴和技术服务倾斜,吸引广大农民参训。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农委对下一步实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要求 实施民生工程是建设和谐安徽、凝聚民心的重要工作抓手,实施好民生工程,对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更有特别的意义。同时还要提高工程实施质量和效益,要建立和完善多方协作推进机制,强化和健全政策完善机制,建立培训与需求对接机制,建立培训与农业各项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机制,创新师资统筹使用机制,建立培训机构多元化机制,建立灵活务实的技物结合机制。最后要务实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管理;严格资金管理,保障运行安全;加强服务协调、推进工作开展;强化督察考核,确保实施实效;坚持信息公开,加大宣传力度。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