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7月2日电 2009年,凤台县承担了2个部级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目前,在城北、桂集两个乡镇落实水稻高产创建面积20132亩,其中:城北乡10053亩、桂集镇10079亩,示范片水稻已移栽结束,正在追施分蘖肥和进行田间化学除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认真抓好部级水稻高产创建工作,这个县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成立以县委常委、副县长朱家亚为组长的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创建工作,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形成了县、乡两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成立由安徽农业大学黄义德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技术指导组,制定水稻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为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资金补助到位,确保创建活动。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的原则,该县把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统一供种和统一推广使用测土配方专用肥,对示范区农户进行物化补贴。示范片统一供应杂交中籼种子12.5吨、常规中粳种子16吨,统供水稻专用肥300吨,安排补助资金23.2万元。 tujian.org
强化科技措施,抓住关键环节。把“良种为基础、集成配套技术为核心、增产为目的”作为水稻高产创建的目标,强化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抓住关键环节。一是狠抓良种推广。主推“新两优6号、两优6326、淮稻9号、皖稻68”,实现了示范片种植品种统一,良种覆盖率达100%。二是狠抓规范化种植。统一实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与机插技术,做到定量基本苗、定量施肥、定量灌溉,推广肥床旱育培育壮秧、扩行缩株改善群体内部微环境、前氮后移攻大穗等技术措施。三是落实好关键技术环节。认真落实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要领,使示范片水稻生产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植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格局。
加强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位。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按照“工作措施到村、上下联动到户、技术指导到田、技术培训到人”和“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的要求,由县水稻原种场、城北乡、桂集镇共同组织发动,采取集中培训、广播宣传、印发技术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适时对示范片干部群众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共召开培训会8期,培训县、乡、村科技骨干128人次,农民8000多人次,印发资料12000多份,使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每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为水稻高产创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