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安徽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7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巢湖扶助特困大学生工作全面启动
2009-08-06

安徽新闻网7月29日电 核心提示:7月28日,巢湖召开2009年扶助特困大学生行动新闻发布会,团市委、市总工会、教育局、民政局、关工委等单位分别发布扶助特困大学生有关信息,并宣布今年扶助特困大学生工作全面启动。

tujian.org

  据了解,今年巢湖共有3.9万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达二本线以上的有9005人,初步估计约有近2000名大学新生家庭贫困。为帮助这些特困大学生圆梦大学,团市委和市教育局、民政局、总工会、关工委分别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扶助特困大学生活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团市委:已筹措资金182.3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截至目前,全市共青团组织共筹措资金182.3万元,其中市本级共设立5项扶助基金,扶助资金总额为77万元,拟扶助250名特困大学新生及5名2007年确定连续扶助的特困大学生,新生扶助标准为每人3000元。扶助工作按照公布条件、公开报名、资格审查、名单公示、资金发放流程进行,报名时间为7月29日至8月13日,对拟扶助对象公示结束无异议后,团市委将于8月25日左右发放助学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教育局:协助做好开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申请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家庭经济困难,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正式录取,取得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校在读学生;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共同借款人户籍均在本县区。每个学生每学年申请的贷款为1000-6000元之间的整数,贷款主要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和住宿费。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但最长不超过1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总工会:增加重点资助对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市总工会将继续在全市开展以资助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上大学为主要内容的“育才关怀(金秋助学)”活动。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市总工会把受金融危机影响下岗失业、大病残疾、突发性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的职工子女纳入到重点资助对象。同时,对符合条件的2007年和2008年受资助的在校贫困生,今年也可申请获得资助。在资助标准上,继续实行分档资助。根据家庭困难程度、录取学校等因素,今年特困大学新生每人1000—3000元,2007年和2008年“育才关怀”行动资助的在校贫困生每人500—1000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政局:福彩公益金救助对象不受名额限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市民政局确定的特困大学新生救助对象为,2009年参加高考,被高校本科提前批次、一批、二批录取的新生、享受农村低保家庭的大学生和已连续一年以上(2008年6月30日前)享受城市低保家庭的大学新生。符合条件的可向当地街道(乡镇)提出申请,不受名额限制,经过申请、审核、审批程序后,给予每人一次性定额救助3000元。此次救助坚持属地管理,公开、公平、公正和每名对象只享受一次救助的原则。申报时间为7月20日至8月20日,预计8月底前将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安徽省产品合格率85.59% “质量白皮书”昨
    ·11岁男孩花80万元买货船?
    ·疑心被骂残杀的哥 两青年获极刑
    ·“财神爷”贪污学校危改钱
    ·芜湖沿河路220号一幢楼发生火灾
    ·颍上县原人大副主任绳允贪污受贿309万一审
    ·淮北市土地发展中心主任因挪用公款等罪获刑
    ·全椒县一地税局长受贿40余万元
    ·红二十八军军政旧址景区开园
    ·蒙城县原政协副主席受贿26.2万元受审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