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7月30日电 近日,中共淮南市委、淮南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命名“凤台县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侵华日军三里沟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为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安葬着14位为解放凤台城壮烈牺牲的烈士。为资政育人,更好地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凤台县委、县政府筹资对板张集烈士陵园进行了扩建,并在陵园北侧水沟上建一个展览馆,总面积110平方米。该馆于2005年11月30日破土动工,2006年3月26日竣工。展览内容分为《解放战争》、《凤台解放》、《留名青史》、《永久纪念》和《今日凤台》五个部分,收集了123张(件)注辞和图片,展示了解放战争的风云和凤台天翻地覆的变化。
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2005年3月和4月先后被凤台县委、县政府和团市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淮南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2月,团省委和少先队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又将此处作为“安徽省‘民族精神代代传’少先队体验教育基地”。
三里沟大屠杀是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凤台县城北乡三里沟村的悲惨事件。1940年5月21日午夜,日军数百人乘汽艇逆淮水西上,在三里沟东北九里湾登陆,遭到国民党省保安六团和当地人民抗击,死伤严重。次日凌晨驻寿县日军赶来增援,保安六团寡不敌众,被迫撤离。日军闯进了三里沟村,一场血腥的大屠杀开始。全村500多人,被日军杀死84人,杀伤百余人。全村房屋基本烧光,财物抢劫一空。三里沟大屠杀是日军欠下凤台人民累累血债中的一笔重重血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凤台县坚持“以史为鉴”、“资政育人”的方针,以板张集革命烈士陵园和侵华日军三里沟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为基地,大力弘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使爱国主义深深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每年清明和节假日,该县内外数以千计的干部职工、学生、企业家前往陵园参观、祭扫、悼念和在纪念碑前入党、入团宣誓等活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