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体育官员到团干部——邓亚萍完美转身
2009-06-09

  一个多月前,历经乒乓球奥运冠军、国家体育总局官员、北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等多个角色的邓亚萍,正式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个多月过去了,她在新岗位上的感受如何?共青团工作带给她哪些新的体验?她的业余生活是怎样的?新华社记者近日来到邓亚萍的办公室,对她进行了专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的工作对象还是青年人”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自从来到共青团工作,邓亚萍就多次表示,团的工作对她来说是新领域、新工作、新角色,自己要多向大家学习和请教。上任一个多月里,她每天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参加“五四”运动90周年表彰大会,去怀柔、顺义、朝阳等区县与基层团员交流,在“5·12”汶川地震一周年时与志愿者座谈,参加中韩大学生交流营活动,与中韩大学生共同植树,等等。她在新岗位一直很忙,加班加点是常事,还经常开会到半夜一两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非常忙,但我从新集体、新工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扩大了视野。”邓亚萍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体育系统转到共青团工作,感受有什么不同?她觉得,尽管换了工作,但自己的工作对象还是青年人。“国际奥委会非常关注青少年人群,每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后,国际奥委会都要评估哪个年龄段的青年人喜欢什么项目,像奥运会设立的小轮车、沙滩排球等项目,都是为了吸引青年人。我现在做的共青团工作,也需要青年人的参与,要想办法吸引他们参与我们的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球时就不服输的邓亚萍面对新工作自然也信心十足:“从2006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启动时我就开始接触志愿者了,奥运村里更是有许多志愿者,他们这些‘80后’、‘90后’在奥运会、残奥会上的出色表现让人刮目相看。我和年轻人的接触一直很多,了解他们的想法,做青年人的工作有一些基础。我想用更轻松活跃的方式,用青少年熟悉的语言、方式和渠道做共青团工作,吸引他们,提高团组织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 tujian.org

  “我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体育系统来到共青团,邓亚萍坦言自己与其他人有些不同之处:“我是运动员出身,不怕吃苦,注重团队协作配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就像乒乓球双打,你的搭档如果发挥不好,你一定要鼓励她,否则她会越打越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外,我在国际奥委会工作多年,国际视野和国际概念使我更了解外国人的思维和文化,这也是我的优势。这些对于加强团组织对外交流、合作、沟通都很有好处。”她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邓亚萍看来,交流非常重要。作为分管志愿者工作的副书记,她计划加强北京志愿者组织与联合国志愿者机构的交流和沟通。而作为一个在中国家喻户晓、在世界各地都有粉丝的名人,她在与人交流上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前几天,她参加中韩大学生交流营活动时,许多韩国大学生认出了她,很多人上前和她交流、合影,气氛非常融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体育系统相比,共青团组织更具有社会性和广泛性,我要真正地面向社会,面向不同的人群,适应他们的需要。我希望发挥自己的优势,尽可能地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同时带来新的东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都是家庭的顶梁柱”

tujian.org

  与近一年前北京奥运会上记者见到的邓亚萍相比,眼前的她显得瘦了一点,没变的还是利落的短发、清晰的思路和干练的谈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采访邓亚萍的想法其实几年前就有了。有一次,记者与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聊体教结合的话题,他说起当时正在清华读书的邓亚萍。原来,按照清华的计划,学校打算把邓亚萍和另一位奥运冠军一起培养成将来进入国际体育组织的官员。但时间不长,那位奥运冠军表示她对此不感兴趣,只想拍拍广告。后来,有一天陈书记在校园里碰上邓亚萍,邓亚萍对他说,自己因为背单词大把地掉头发。陈书记不由地对记者感慨道:掉头发说明她真的学进去了。几年过去了,邓亚萍学有所成,熟练掌握了英语,进入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式采访前,和邓亚萍说起这段往事,她笑了,笑得从容而淡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被问到平时的生活时,邓亚萍有些无奈地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锻炼、打球,现在每天早上出去走路1个小时,靠这个保持体能,有了好的身体才能好好地工作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谈到自己的家庭,她更显得无奈:“我们这个年龄正是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工作压力大、家庭压力大。我会尽量安排好老人和孩子的生活,周末只要有时间,就一定分担一下家里的事,陪孩子玩玩,陪老人吃饭,老人和孩子都会很高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源:新华北京网 记者:李江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北京今年前五月空气质量达十余年来同期最好
    ·世博演艺中心屋顶钢结构吊装进入冲刺阶段
    ·新闻分析:“五日制限行”何去何从?
    ·本市发56亿地方债 投入民生最快下月发行
    ·北京迎来入春最强"倒春寒" 气温
    ·北京首推“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
    ·铁道部:京沪卧铺动车组票价有望打折
    ·北京灵活就业者可报销医疗费 每年最多报2万
    ·北京警方称密云山火原因为人为放火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北京挂牌 四大产品拓展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