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五日制限行引法律争议 是否侵犯物权成焦点
2009-06-09

  北京机动车“五日制限行”措施正式试行,受到各方广泛关注。部分车主认为,自己买了车,上路却受到“限制”,财产权受到侵犯,质疑限行措施违反了《物权法》。就此,记者采访了数位专家。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法律对交通管理行政机关的授权是“一揽子”授权,因此有很大的司法解释空间。专家还认为,如何更好地广泛征求民意,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尊重公民权利之间找到平衡点,是今后更好地推行限行措施不得回避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否侵犯“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司法解释空间很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市英岛律师事务所邓泽敏律师认为,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所有权人(包括国家、集体、私人)对其依法享有所有权的机动车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即便每周限行一天,也限制了所有权人对机动车使用权、收益权的完全行使,继而使所有权人的所有权产生瑕疵,并导致机动车使用价值的贬损或降低,从法律层面来讲,“侵权”是不可回避的事实。从长远来看加大了管理成本,实际上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五日制限行’措施并没有违反《物权法》的规定。”中国政法大学解志勇副教授认为,私家车作为公民的私有财产,在限行后其所有权并没有变更,使用权也没有被侵犯,只能说其上路权受到限制。“而这种限制,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管理条例》。”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研究交通问题的李俊副教授也支持上述观点。他认为,就法律角度而言,限行很难定性为违反了《物权法》。“首先私家车的所有权是没有被侵犯的,而限行只在部分时间部分区域试行,还有相应补偿措施,就很难说侵犯使用权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他进一步解释说,法律赋予了交通管理部门比较大的权力,并没有明确规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才能采取限行措施,“而路权、物权在我国还只是一个概念,相关法规尚不完善。再者,按照‘专门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也不好定性孰是孰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认为,限行措施只是对公共产品(道路交通设施)的使用权利产生了影响,“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限行措施剥夺或者限制了部分机动车所有人使用公共产品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紧张关系”。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是否需人大审议或听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符合程序正义,有待进一步征求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限行措施制定前,北京市政府曾表态,希望老百姓展开广泛的讨论。在措施实施后,有人质疑其出台不符合法律程序,需经“人大审议”或者“听证”。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市道路交通管理部门采取限制措施虽然具有法律依据,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但道路交通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交管部门在采取限制措施之前,必须经过合法的程序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乔新生教授说。

tujian.org

  他指出,这一事件,反映了我国一些行政立法具有明显的授权性立法特征。“在层层授权之下,法律规则的民意基础存在明显的缺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但解志勇副教授对此持不同的看法,“根据媒体的报道,大多数市民(包括有车族)都支持限行措施。这说明该措施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是民主的产物”。他认为,“北京市政府本来就已经过法定程序被授予权力,拥有制定公共政策的权限。而且限行措施只能算是行政规章,行政机关是根据授权管理,不需要经过人大审议即可公布实施。”

tujian.org

  而对于限行措施出台是否需要听证的质疑,解志勇解释说:“我国立法法规定‘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这说明听证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并非必要形式。”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杨开忠教授希望公共政策的制定能找到利益平衡点,“当个人行为导致整个城市运行效率下降,影响到公共利益时,限行的公共政策就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尊重公民权利,在维护公共利益和尊重公民权利、自由之间找到平衡点。”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杜榕、苏显龙)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北京今年前五月空气质量达十余年来同期最好
    ·世博演艺中心屋顶钢结构吊装进入冲刺阶段
    ·新闻分析:“五日制限行”何去何从?
    ·本市发56亿地方债 投入民生最快下月发行
    ·北京迎来入春最强"倒春寒" 气温
    ·北京首推“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
    ·铁道部:京沪卧铺动车组票价有望打折
    ·北京灵活就业者可报销医疗费 每年最多报2万
    ·北京警方称密云山火原因为人为放火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北京挂牌 四大产品拓展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