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严控外地生源毕业生政策今年不变
2009-06-09

  双外生:指外地院校的外地生源毕业生。针对北京,通俗地讲,是既没有北京户口,又没在北京念大学的毕业生。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报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昨天在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实录)上表示,今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国务院已经专门下发通知,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记者昨天从北京多个区县人事部门获悉,北京严控“双外生”的政策今年仍然不变。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允许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尹蔚民介绍说,今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人,加之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此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同样严峻。为此,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关通知。其中提出,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地区就业;鼓励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更多地吸纳大学生,这些企业将给予相应的扶持政策。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同时,今年还将允许高校的一些科研项目和科研单位的一些科研项目,吸纳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做项目的研究助理,来延缓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时间。在他们工作期间,可以签订服务协议,给予相应的报酬,可以用科研费来列支。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九成受调查者反对严控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对于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户籍问题,尹蔚民表示,除直辖市外,其他城市吸纳大学生将放开户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7年,一则北京严控“双外生”进京的消息引发了争议。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人事局表示,当年严格控制“双外生”进京指标,朝阳区原则不予审批外地生源、外地院校毕业生进京。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后引发的一项调查中,有近九成的受调查者不赞同北京严控“双外生”的做法,一些意见认为这将限制人才流动,同时有反对者认为此举将导致黑市户口泛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去年的媒体报道显示,北京继续严格控制“双外生”,既非北京生源且非北京院校的毕业生除艰苦行业、远郊区县外原则上不能引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追访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高校毕业 留下尚且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朝阳区新源里中学总务处王行前主任介绍,近年来,该校招收“双外教师”较以往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学校人员编制紧张。“即使是北京高校毕业的外地户籍师范生,想留在北京也很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王主任介绍,按照教委要求,学校招收教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国家重点师范院校毕业、研究生以上学历、教授极缺科目。学校招收教师要先报教委审批。教委按照学校编制,予以审批。一般是一个班级配给4.5个教师,按照班级数量确定教师编制。

tujian.org

  王主任说,最近几年学校招人规模缩减,主要是生源下降,班级数量减少,教师人数相对增加,客观上压缩了学校的人员编制,导致引进新人困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专家说法

tujian.org

  就业招生 地区差异实质相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钧: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唐钧表示,与国外的高校相比,中国的高校有鲜明的地域属性。国外的高校大多与地方没有任何利益关联,但国内高校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大学生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跟“高考录取地区差异”实质相同。当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问题,各地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消化”本地毕业生,在本地毕业生没有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进而产生“排外”倾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比其他地区,北京高校众多,由于政治文化中心地位,进京的潜在和现实利益诱惑,“留京”是北京生源和北京毕业生的第一选择,所以北京就业压力本身就很大。如果对“双外生”放开,势必无法消化。这种原因应该可以理解,但客观上讲,行政上的“严控”,对人才流动是不利的,这个要从地区差异、户籍制度等问题去考虑,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生观念变了 社会观念没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熊丙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著有《大学有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熊丙奇认为,目前并不是大学生挑工作,一些学生已经接受了搓澡工、零起薪之类的工作,可大学生的观念转变了,社会观念没变,舆论指责这些从事低端行业的大学生,认为是自我贬值。现今社会没有形成“劳动光荣”的就业观念,但实质上,只有各行各业都有大学生存在,才能更好地带动社会进步。 tujian.org

  国外的大学生数量虽多,但发达的第三产业发挥了强大的吸纳能力,相比之下,我国金融、法律、心理、教育等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不高,“国家的产业结构应该有所调整,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需求。”

     相关链接
    ·北京今年前五月空气质量达十余年来同期最好
    ·世博演艺中心屋顶钢结构吊装进入冲刺阶段
    ·新闻分析:“五日制限行”何去何从?
    ·本市发56亿地方债 投入民生最快下月发行
    ·北京迎来入春最强"倒春寒" 气温
    ·北京首推“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
    ·铁道部:京沪卧铺动车组票价有望打折
    ·北京灵活就业者可报销医疗费 每年最多报2万
    ·北京警方称密云山火原因为人为放火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北京挂牌 四大产品拓展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