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北京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北京地铁2号线各个站名的来历
2009-06-09

  201/1301-西直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时称和义门,明初在和义门旧址重建,是明、清时北京通往西部山区的门户,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城楼与箭楼均为三檐两层。1969年修建地铁,将城楼、箭楼拆除。拆除箭楼之时,发现元代箭楼被包于明代箭楼之内,甚为轰动,为当时新中国重大考古成果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2-车公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位于海淀区东南部。车公庄原称车轱辘庄,后音转今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3-阜成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称平则门,明正统四年(1439)改称阜成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4/114:复兴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国二十八年(1939)于邱祖胡同、卧佛寺街西口左近始辟城门,初名长安门。并无门楼,只是豁口。抗战后,长安门改称复兴门,寓国家复兴之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5-长椿街: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明代长椿寺得名。长椿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孝定太后奉水斋禅师居此,万历皇帝赐额曰长椿寺,以寓求太后健康长寿。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重修,规模宏大,今尚完整。以寺命名的长椿街北部明代称长椿寺路、长营、竹林寺。寺南部明时称西斜街。其西有老君堂。清代和民国称下斜街。老君堂改建成土地庙,称土地庙斜街,又称槐柏树斜街,1965年南北两段统称今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6-宣武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内城右池的城门。明定都北京后,将元代城墙南拓。正统四年(1439)重修城楼、瓮城,并把元顺承门改称宣武门,取宣扬武功之意。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7-和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原为“新华街站”。位于宣武门与前门之间。1926年开辟了两个券门式的门洞,命名为“和平门”,有冀望京城和平的意思。曾改名为“兴华门”,后改回和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8-前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朝时叫丽正门,是元大都的正门。明正统四年(1439)改名为正阳门。前门是正阳门的俗称,因处于皇城的前面,与处于皇城之后的地安门(俗称“后门”)相对而得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9-崇文门: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时建大都城,在此门稍北处建文明门。取《周易》“文明以健”,“其德刚健而文明”之意。明永乐十七年(1419)城门虽改建,但名称仍旧,正统四年(1439)改称崇文门。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哈达门,元时,门内附近曾有哈达大王府。一说又名海岱门,因泰山、渤海在其东,登楼可望。由于崇文门是当时车船来往的枢纽,明清时将京师税务衙门设于此地,征收商税。其税收居全国之首。民国十九年(1930)撤消。六十年代崇文门城楼及大部分城墙拆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0-北京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北京火车站。北京火车站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原址位于前门。新中国成立后,原车站不够用,决定修建新的车站。1959年1月20日,新北京站正式破土兴建,拆除了南城根、西复兴里、复兴里、梅竹胡同、二眼井等胡同,并将毛家湾等七条胡同部分拆除,仅用了七个月零二十天,于9月10日完工,15日正式运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北京站”站名。北京站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1/120-建国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民国二十八年(1939),日本人占领北平,为兴建东郊的所谓工业区和西郊的“新北京”,在现建国门和复兴门的地方拆除了一段城墙成为豁口,当时并未顾及城门的建设,仅仅安装了简易的铁栏杆(一说铁门)。四十年代初,日伪当局曾拟议过新开豁口城门的名称,初定东豁口名“启明”,寓意“旭日启明”之意,但人们仍然叫这两处豁口为“豁子”。民国三十四年(1945)11月,改启明为建国门,但仍没有建正规城门。1969年兴建地铁时拆除建国门,1977年在原址上建立交桥。 tujian.org

  212-朝阳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元代称齐化门。明正统年间改称朝阳门。门东向,与阜成门遥遥相对。旧时朝阳门有“粮门”之称,当年在城门洞北侧墙上镶砌一方刻有谷穗的石头,以作喻示。城楼高约三十五米,其瓮城面积、大小、长宽均与东直门相同。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将朝阳门门洞内的石刻谷穗毁坏。解放后,为便利交通,将朝阳门拆除,修建立交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3-东四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位于东城区东部。东起东四十条立交桥西侧,西至张自忠路东端,因在东四北大街东侧诸胡同中排列顺序为第十而得名。东四十条清朝称十条胡同。据《宸垣识略》载:正白旗护军统领署、正白旗觉罗宗学、五岳庵在十条胡同。1953年修建下水道时将马路展宽,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甜水井并入,“文革”中一度改称卫东路。1979年东四十条立交桥建成后,东四十条成为通向城外的一条主要道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4/1316-东直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始建于元代,明初改建。元时称崇仁门,明洪武时称东直门,由城门、瓮城、箭楼、谯楼组成。1970年修建地铁时拆除,1980年在原地址建立交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5-雍和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现存最大的喇嘛庙,原是明朝内宫监太监官房,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建为胤禛的府邸,称贝勒府。胤禛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后,改称雍亲王府。胤禛登基后,把府邸的一半改为黄教上院,一半作为皇帝行宫。雍正去世后,灵柩停放在雍和宫内,把宫内的永佑殿等主要殿堂改为黄色琉璃瓦,与皇宫殿宇相同。后雍和宫成为清朝皇帝供饲祖先的影堂。乾隆九年(1744)改为喇嘛庙,为清政府管理喇嘛教事物的中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6-安定门: tujian.org

  安定门建于明洪武初年,有城楼与箭楼,瓮城呈正方形。瓮城内有太上老君庙。1969年北京修建地铁,将安定门拆除。1978年12月在城门旧基上建成立交桥。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7-鼓楼大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即旧鼓楼大街,位于西城区东北部。北起德胜门东大街,南至鼓楼西大街。清乾隆时称药王庙街。清末分为两段,以大石桥胡同为界,北称北药王庙,南称旧鼓楼大街。1965年统称今名。旧鼓楼大街是北京一条古老的街道,据六十年代勘测,元时即已存在,类于驰道,北端有鼓楼,即齐政楼,用以报时。入明以后,齐政楼塌毁,于其东,即今鼓楼位置,建鼓楼。齐政楼相对于明鼓楼,为旧物,故称旧鼓楼,其下街道,便称为旧鼓楼大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18-积水潭: tujian.org

  元代为了加强大都的漕运而修建的人工河——通惠河,在流入城市以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湖泊,名为积水潭。积水潭曾经是漕运的总码头,也曾是皇家的洗象池。从元代起,来自暹罗、缅甸的大象,就作为运输工具和宫廷仪仗队使用,在夏伏之日,驯养员会带领大象到积水潭洗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源:新浪旅游)

     相关链接
    ·北京今年前五月空气质量达十余年来同期最好
    ·世博演艺中心屋顶钢结构吊装进入冲刺阶段
    ·新闻分析:“五日制限行”何去何从?
    ·本市发56亿地方债 投入民生最快下月发行
    ·北京迎来入春最强"倒春寒" 气温
    ·北京首推“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
    ·铁道部:京沪卧铺动车组票价有望打折
    ·北京灵活就业者可报销医疗费 每年最多报2万
    ·北京警方称密云山火原因为人为放火
    ·中航工业防务公司北京挂牌 四大产品拓展市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