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王海燕)海淀区在本市率先出台了惠及残疾人的10项政策,仅困难残疾人临时救助一项,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救助了85名残疾人,总金额达到32万元。
据统计,海淀区无业重度残疾人2200多名。这部分重度残疾人虽然享受低保或者相当于低保的金额补助,但在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去年海淀区残联出台了10项救助政策,覆盖了残疾人就医、康复、就业等多个方面,以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其中,新调整的临时救助办法在救助范围和救助力度上比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原来最高救助标准为2000元,且必须是特别困难的低收入家庭;现提高到5万元,只要符合救助范围即可申请。
自去年新临时救助办法实施以来,海淀区残联共救助了85名残疾人,大多是因为大病住院,药费负担过重原因造成生活暂时困难,救助总金额32万元。
今年,海淀区还将出台《无固定性收入无自理能力重残人托养补助暂行办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暂行办法》及康复政策等,给残疾人带来更多实惠。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