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17时03分报道,说到“城管”,很多人可能都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们在为城市的整洁有序付出努力,另一方面城管追赶小商贩,甚至在工作中和小商贩发生纠纷甚至严重冲突的时间也时有发生。北京市崇文区的“大城管”模式最近引起社会关注,北京市副市长黄卫表示,将在春节后总结崇文经验,并在全市推广。
什么是崇文模式,“大城管”模式有什么特点?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一直关注和研究崇文模式的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
彭真怀:从城市管理特定的概念来讲,它的特殊性就是整合了25个行政部门,(解决了)力量分散、职能交叉的情况,加强了行政执行力。
具体来说,崇文区的做法是把区县级的城管,和工商、公安等等一共25个涉及到行政执法的部门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综合执法机制”,全区的7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成立了综合行政执法组,执法组的成员就来自上面说到的25个部门,也就是说他们都要派专人到各个街道办事处上班,“全权、全责、全时”地来处理辖区内的所有城市管理问题。这些部门本来的职权范围是由一些交叉,又有空白的,整合之后就能改变以往“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状况。
执法模式的改变并不是崇文模式的全部,执法理念也是有所改变,比方说对于以往无照流动摊贩,在崇文模式下不再是突击式的驱赶、没收、罚款,而是引导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来经营,一方面保证这些摊贩的收入来源,也方便周边的市民。记者还听到一个例子,有人在市区养鸡,邻居反对,城管队员没有没收鸡,而是自己出50元钱,想买下这个居民的鸡。居民被感动了,就不养了。这样的指法理念或者说方式,就被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形容是有人情味儿的,带着感情的。
彭真怀:理念上做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特别注意兼顾到城市困难群体的生活需要,这是特别令我感动的。当一部分人追求城市的整洁有序时,另一部分比如说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甚至农村转移就业的人们,要利用城市的公共空间占道经营,他们是为了生存需要不得不去这么做,很可能一个小摊位就是他一家三五口人的生计。这种情况下,崇文区做到了一点,就是带着感情管理城市,换得春风化春雨。
北京市的副市长黄卫最近表示说,准备在春节后总结崇文经验,并在全市推广。那么崇文模式在全国范围有没有推广和借鉴的可能呢?北京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研究院院长彭真怀认为,崇文模式是比较成熟可行的,除了在北京,也可以在全国推广,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些崇文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
彭真怀:崇文区目前是在解决局部问题上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但是从长期来看,城市管理面临的最根本问题就是城市管理目前是“借法执法”,我国没有一个针对城市管理的法,就借包括公安、工商的法,这是崇文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城市管理在我国没有一个最高的行政执行机构,所以城市管理各行其是,目前主要靠中央编办和国务院法制办在做新一期的推动,我们要在制度设计上做好安排,才能解决制度上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