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暑期即将结束,本市中小学将迎来2009学年第一学期。在暑期最后一周的“收尾”阶段,家长和老师应当帮助孩子从“休闲状态”调整到“临学状态”。市教科院普教所特级教师潘国青指出,与其把暑期最后一周作为“后暑期”来看待,还不如当作“临学期”来对待,应根据不同的学段,把孩子的心态调适到盼望上学的兴奋状态,这对开学走好第一步极为关键。
小学生:在包书中体验开学概念
小学生相对控制能力较弱,一个暑期下来,已经习惯无忧无虑的假期生活。对此,福山外国语小学校长石惠新提出,要从与开学相关的具体事情入手,通过过程体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将要开学的“条件反射”。当然,这不是光靠讲道理就能实现的。
她提议,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与孩子共同包新书,在包书的过程中因势利导,使孩子的开学概念渐渐清晰起来。还可以通过带领孩子上商店购书和文具,检查孩子暑假作业等具体方式,进行情景导入式的临学体验。
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聊聊暑期生活,教师通过家访了解学生暑期学习等形式,达到角色转变的目的。
初中生:订一份新学期学习计划
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萌芽与发展正处于一个微妙时期,对开学提醒得过多,易引起反感,但放任也不是一种办法。对此,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校长杜育敏建议,家长是否可与孩子在家里共同拟订新学期计划,在共商中既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频道转换”,也预先完成新学期面临的“第一份作业”,因为开学后,不少学校和班主任都会要求学生拟订类似的计划。杜校长还提出,在拟订初中生新学期计划时,如能包括在校和在家这两部分,就会更加全面,对孩子新学期的帮助也会更大。
高中生:与家长作一次长谈
高中是孩子学业进入转折的重要阶段。尽管他们对开学早已“熟能生巧”,但他们可能承受着更大的压力。高一新生会面临如何适应高中生活的课题,高三学生会面临高考的极度考验,许多学生对开学会有一种本能的茫然感觉。
新北郊中学校长郎建中强调,在假期即将结束之际,“约会”孩子进行一次促膝长谈,也许是一件可操作又有意义的事情。地点可以选择在家里,也可以选择在咖啡馆,总之要让孩子感到轻松。对高一的孩子可以畅谈理想,对高二的孩子可以策划人生,对高三的孩子可以直面高考,话题虽然不同,但目的无非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孩子感受家长的全力支持。
随着新学期临近,一般中小学都会通过学生返校和班主任家访等机会,对新学期开学后的学习生活进行指导。浦东新区园西小学校长姚星钢认为,引导学生学会生活频道和学习频道的转换,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由于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暑假生活和性情特点不一,帮助孩子适时挂上学习“生物钟”的渠道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即使在教育学生时也要有假期式的温馨和情景式的导入,使学生在新学期有一个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状态,做到“乐学、好学和能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