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家庭旅馆如何实行标准化管理?城市流动餐饮业如何成为“独特风景”?怎样让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走近世博……今年暑假,团市委、市学联等组织了100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宣传世博、服务世博,针对上海迎世博过程中城市文明建设问题,包括窗口服务、环境整治、公共秩序、志愿者管理和市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
许多大学生实践团队,都有高校专家和委办局领导作为“双导师”。在学术专家指导下,大学生团队对实践内容作了前期调研,明确目标,细化步骤。市建交委、市交通港口局、市卫生局、世博局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加入了指导老师的行列。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专门召开项目指导会议,与大学生共同选定《文明世博从垃圾处理做起》、《出租车上乘客乱投掷废弃物的现状调研及治理》、《上海城市建筑垃圾处理方案及对策研究》等项目。很多学生是第一次走进政府职能部门,第一次和相关部门领导面对面地探讨上海城市文明建设问题,感觉既意外又兴奋。
以世博为“圆心”向外发散,大学生们思维活跃,从多个角度关注城市文明建设,发现问题,力求寻找解题之道。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生们注意到,在越来越复杂的城市交通系统中,骑车人感到诸多不便。能否将轨道交通与自行车出行结合起来,倡导一种更“绿色”的出行模式?学生们在赤峰路地铁站、五角场商业区及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希望先在这两个区域设计出“自行车路面标示系统”,总结经验后进一步推广。上海交大经济管理学专业学生经过调研、求教专家后,建议建立世博家庭旅馆系统。其中包括:统一家庭旅馆的住房标准;规范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接待人员素质;确定主题旅馆的主题元素,对外推广宣传。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聚焦出租车上乘客乱抛垃圾现象。学生们发现,除了乘客素质问题,出租车上没有垃圾袋也的确不便。学生们设计了小型车用垃圾袋,贴上文明标语,以浦东新区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四分公司为试点投放使用。
此次暑期实践中,不少团队将调研对象“锁定”大学生志愿者,调研题目包括“世博背景下大学生志愿服务选择动机及对策分析”、“大学生志愿者能力培养调查”等。同济大学学生调查了北京奥运会高校志愿者的培训和服务评价体系,从中得到借鉴,回来后结合上海情况、世博特色和高校学生特点,正在设计“上海高校世博志愿者培训体系”,以提高志愿者整体素质。
记者博客
从“走走看看”到“做做干干”
采访今年的上海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记者有一个明显感受:大学生社会实践,正从“走走看看”转变为“做做干干”,这是可喜的变化。
“走走看看”本来也不错。青年学子利用假期进企业、入社区,行走大街小巷,赴外省市考察,可以扩大视野,丰富阅历,了解世相民情。但是,不少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项目报告中把“走走看看”拔高,写上“××地区三农问题调查”、“为城市医疗体制改革建言”之类的宏大主题。实际活动以旅游观光为主,调查报告里却把活动的意义和内心感受洋洋洒洒写一大堆,再贴上一些照片进行美化。还有学生制作了DV短片,以示实践活动精彩纷呈。不少高校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作为“常规活动”,缺乏有效指导。
其实,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过程比结果重要,内涵比“包装”重要。不能要求学生的实践成果产生多大的社会推进作用。如果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对国情民意有了深入了解,对社会弱势群体产生真切关爱,并且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那么,社会实践的价值也就能体现出来了。
今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普遍关注“世博”主题。关注点虽细小,比如垃圾箱、出租车、盲道、流动摊点、公厕等,但力求做出“大文章”。每个实践项目以课题形式确立,调查对象、方法、活动内容等都经专家和业内人士把关,力求社会实践规范化和可操作———这就非常好。
从“走走看看”到“做做干干”,不只是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通过合适的途径增长才干。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