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名城日喀则,塞外江南阿克苏,大坝高耸的三峡库区,西南边陲云南和灾后重建的都江堰建设工地,一批批上海援建项目和一群群来自上海的支援者,把上海人民的手足情意深深地扎进这一片片热土,并传递到受益的各族同胞心中。
仅最近两年,上海在8个对口地区就无偿投入资金8.35亿元。另外,项目建设、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和人才培训等各项数据均逐年走高。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按中央要求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重建,迄今已安排资金约80亿元。
真情: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
汶川大地震后不足一个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就利用端午节假期,带上工作员赶赴都江堰灾区调研。两天时间里,他风尘仆仆,行程700多公里。其间,他们冒着余震和损毁建筑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直接深入到都江堰受灾最严重的向峨乡考察,实地考察灾情,主动了解灾区人民的迫切需求,以便及时高效地开展支援工作。
让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这就是上海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尽心尽力投入对口支援的拳拳真情。全市上下确立了共识:对口支援工作是中央交给上海的光荣任务,是上海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海承接援建都江堰任务后,坚决贯彻中央以地方财政1%的数额作为援建资金的政策要求,当时测算约80亿元。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突如其来,使上海财政收入受到很大影响,但上海市领导反复强调上海援建的“目标不变、力度不变、决心不动摇”。
最近上海又郑重表示,要坚决按照党中央“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任务和部署,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科学组织,精心调度,及时总结,务求实效,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援建任务,体现“上海速度”“上海质量”“上海水平”。
把解决当地群众的艰难困苦作为努力方向,以满足当地群众的企望为工作重点。多年来,一批批学校、医院、图书馆、少年宫、养老院、工厂、现代化农业设施和人才培训项目、农副产品等进入上海的“绿色通道”,饱含上海人民情谊,在受援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赢得了当地受益群众赞誉。
都江堰的孩子在作文里,这样描绘上海援建的新学校:“操场是塑胶的,下雨不会有水坑,太神奇了!我要光着脚走,看看硌不硌脚”“哇!天哪!学校这么大,我们以后可能会迷路;餐厅这么大,以后再也不用在课桌上吃饭了;操场真大,恐怕跑一圈会累坏吧。”
实事:把温暖送进社区村寨今年7月27日上午,日喀则市江孜镇"幸福新村"小区的几十户居民拿到了新居的钥匙。以置换方式乔迁新居的都是原先老街住房困难户。上海援建的"幸福新村"小区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小户型住房面积78平方米,庭院面积60平方米;大户型住房面积100平方米,庭院面积83平方米。支援重心向基层倾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让普通人直接受益,这是上海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市服务全国和对口帮扶"十一五"规划》中确定:要结合受援地区实际需求,进一步做到能让贫困人群直接受益,帮助改善贫困人群基本生活、基本生产、基本教育和基本医疗条件。在各个对口支援地区,目前上海的援建援助项目正向村级层面推进,把利民惠民的温暖送进社区和村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上海更加注重增强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和创新工作模式,积极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积极推进"输血"式向"造血"式支援转变,以求对口支援的更佳成效。为三峡工程做出巨大贡献的重庆万州,老城区近一半被淹,全区数百家企业关闭,新的产业一时还接续不上,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从2003年起,上海帮助万州援建规划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的移民就业基地,每年安排无偿援助资金,先后分四期完成的标准厂房面积十余万平方米,并引进了上海、广东、重庆等地的20余家企业入驻,协议投资60亿元,不仅提供了一万余个就业岗位,还形成了销售收入超50亿元、财政收入超2亿元的经济规模,为解决当地突出社会矛盾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实效:要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对口支援工作力争走在全国前列的严格要求,务实和实效已成为思考、谋划、实施、检验对口支援工作的坐标。经过多年摸索、创新和实践,初步形成了具有上海特点的长效机制,为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有力开展提供了体制支撑和制度保障。上海市政府一位专事对口支援工作的干部风趣地说:"对口支援没钱不行,我们现在干事''不差钱''"。他说,过去常常是动用政府力量,从社会筹募援助资金,要四处"化缘"。而今,上海建立了对口支援专项资金统筹机制,只要援助项目符合要求,纳入了当地政府规划,资金就不需要自筹,由市区两级财政支出,均列入正常预算规划;同时,规定无偿援助资金要每年递增、及时足额到位。调研先行、规划明确,是上海又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现正在日喀则工作的上海第五批援藏干部是2007年6月进藏的,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49位干部成立了9个调研小组,共深入61个乡镇和177个地、县单位,召开各类座谈会183个,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完成调研报告40多份。在此基础上,理清并确定了总体思路,制定了总资金3.5亿元、192个项目的工作规划。扎实的前期工作,为支援项目适应当地发展实际和满足群众最迫切需求,充分发挥援助资金效益打下坚实基础。上海市还制定了对口帮扶"十一五"专项规划,它被列入市"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内,能保障对口支援工作与本市其他工作同步筹划、同步组织、同步实施。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