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季天气湿热,人容易吃不下去饭,秋作为夏与冬的过渡,主要是补充夏季缺失的营养,同时给寒冷的冬天存储足够的能量,因此,专家认为秋季养生要进补。但同时专家也提醒,立秋后本市天气多雨潮湿,祛暑防湿仍然很重要。
近期祛湿防暑很重要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认为,虽然已经立秋,但本市最近天气仍然多雨潮湿,昼夜温差大,白天温度仍然会很高,因此,祛湿和防暑仍然很重要。
大学生小王暑期一直留在学校复习,炎热的7月曾让小王远离油腻,最近天气凉爽,温度适宜,小王打算回家好好进补一番,多吃些鱼肉开荤,以补充入夏以来的亏空。专家认为,在饮食调养方面,要注意“秋冬养阴”的原则,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以防秋燥伤阴。
立秋后,可增加吃些炖肉、炖鸡、炖鸭、红烧鱼等,可以补充体内必要营养、脂肪、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还可以起到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立秋吃炖肉既解馋,同时又可起到保健和养生的作用。但是,立秋虽然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气温还没进入秋天,天气闷热。近期仍然要注意防暑除湿,可适量吃些西瓜等消暑水果。食用一些丝瓜、黄瓜、冬瓜或苦瓜等,可以消除夏季体内暑湿之气。
专家提醒,秋天适当进补也不可乱补,更应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进补需适量,忌以药代食。
秋日饮食少辛辣燥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干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朱凌云教授提醒,秋日饮食须防燥,人们每日应适当多饮些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
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阴,也可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均能防燥。长夏过后,人体消耗很大,因此,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秋日饮食要适当增补营养,可多吃鸭肉、泥鳅、西洋参、鱼、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既清暑热又补益的食品。此外,秋天应当少吃一些辣椒等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应该多吃蔬菜水果。专家提醒,秋季转凉,饮食以温热为主,不宜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运动要适量保养阴气
夏季燥热,很多人躲在空调房里不外出运动,立秋之后,早晚天气凉爽,很多人开始进行户外锻炼。由此专家提醒,立秋之后,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但是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
三种秋季养生食谱
甜醋莲藕片
材料:莲藕360g,红、白萝卜各120g,红甜椒少许,冰糖2茶匙、白醋3汤匙
热量:130卡路里,蛋白质3g、脂肪0g、糖类30g
白果炒波菜
材料:白果60g、菠菜300g、香菇适量,橄榄油1汤匙、蒜末、盐适量
热量:60卡路里,蛋白质1g、脂肪5g、糖类3g
五色益气蔬菜卷
材料:高丽菜150g、芦笋60g、红萝卜60g、马铃薯120g、木耳60g、蛋3个,盐、糖
热量:110卡路里,蛋白质5g、脂肪8g、糖类6g
几种滋阴食物
■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有补益作用的名贵补品,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肝糖,与黑木耳比,其性偏凉,养阴生津作用比黑木耳强。
■甘蔗:味甘、涩、性平,有滋阴润燥、和胃止呕、清热解毒之功。适用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口干便秘、咳嗽痰少;胃津不足干呕;热伤津液所致的口渴心烦,为秋令适宜之食补。
■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效。适用于秋燥或热病伤阴所致的干咳、口渴、便秘以及内热所致的烦渴、咳喘、痰黄等。
■芝麻:性味甘平,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
■藕: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尤其维生素C含量最多。
■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利肠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饮、肠燥便秘、贫血、便血等出血症。
■猪肺:味甘,性微寒,功能补肺。中国医学认为肺与秋令相应。故猪肺在秋季多食之,“以脏补脏”。
■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神农本草经》中提到:“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延年益寿。”事实上确是如此,蜂蜜含果糖39%、葡萄糖34%,这两种单糖均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对于津液不足诸症,脾胃阴亏或气虚所致的胃腔疼痛等均有一定疗效。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