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镇巴多举措帮扶务工返乡党员再就业 |
2009-07-17 |
|
最近,镇巴县采取
有力措施,帮扶务工返乡党员实现再就业,让党员带动返乡农民工创
业。
地处陕西“南大门”、大巴山腹地的镇巴县每年劳务输出5.2万
人,创收近4亿元,务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是传统的
劳务输出大县。受金融危机影响,从去年底开始,部分农村在外务工
的农民工陆续返乡,其中有不少是党员。
党员在农村工作中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该县对此高度重视,
由组织、劳动等部门牵头,首先帮助返乡党员实现再就业。他们要求
各乡、镇、村对返乡农民工党员情况进行详细统计汇总,因地制宜,
一人一策地落实就业创业帮扶措施。
他们出台优惠政策,帮助返乡务工党员坚定发展信心。一是加大
项目支持力度。通过开辟电视专栏、印发宣传单、发送手机短信等多
种形式,指导他们因地制宜地发展以茶园、桑园、药业、畜牧业为主
导产业的“短、平、快”项目。县财政还为他们落实了生猪养殖、茶
园技改等三项主导产业发展基金各100万元,支持返乡农民工党员创
业。二是实施返乡党员“三个优先”措施,即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返
乡农民工党员安排培训、优先推荐上岗、优先扶持创业。三是全力扶
持困难企业发展,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召开县内银企联谊会,加大信
贷支持力度,对劳动密集型企业采取财政贴息贷款的办法加以扶持,累
计已为镇巴水泥厂、春茂药材公司、屈家山锰矿等9家企业提供1000
多万元贴息贷款用于技改和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新增500多个就业岗
位。
为提高返乡党员再就业本领,该县紧盯劳务市场和用工需求动态,
整合县职中、党校、农广校等劳动技能培训资源,大力实施农村致富
人才培训工程。在培训内容上,突出“两园两业”、“一村一品”、
“一乡一业”等特色主导产业;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产业基地实践培
训、能人大户带动培训、农技人员上门指导培训等方式,实现培训与
农村产业发展需要有效对接。该县长岭镇结合生猪养殖优势,通过集
中办班、现场指导、参观考察等方式对返乡农民工党员进行生猪科学
规范养殖技术培训,帮他们建起了沿镇简公路分布长达10公里生猪无
公害养殖示范带。仅此一项不仅实现了16名返乡党员就业创业,还带
动了当地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该县已
集中免费培训返乡务工党员160多人,90%以上的返乡农民工党员通过
培训掌握了1—2门新适用技术和技能。
为解决返乡务工农民党员创业资金难题,该县通过“财政出一点、
党费挤一点、乡镇筹一点”的办法,多途径筹措设立返乡党员群众创
业扶助专项资金100万元,按“扶优、扶新、扶困”的原则,重点对
有创业技能、创业愿望强烈、项目带动性强、缺乏启动资金的返乡党
员群众,进行创业贷款贴息补助。同时,依托农村金融机构,重点为
发展农业主导产业、规模型农家乐、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有
创业项目的返乡农民党员提供贷款支持,适当优惠贷款利率,简化贷
款手续。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