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常 川
1960年2月25日,历史上难忘的一天:昌都县城关区俄洛桥乡拉姆措、卓玛永宗、帕巴等5名农牧民在基层建党试点工作带动下,这一天光荣地加入共产党,成为昌都地区首次在农牧区群众中发展的党员,同时也宣告昌都地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俄洛桥支部委员会正式建立。
民主改革50年来,昌都地区基层党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成为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成为推动农牧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半个世纪以来,围绕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主题,立足于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昌都地区狠抓基层党建设工作,为建设小康昌都、平安昌都、和谐昌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民主改革使西藏广大底层老百姓得到了彻底解放。从1961年7月开始,昌都地区着手开始进行县、乡两级选举工作,成立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并结合普选等工作,积极在农牧区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在农牧民群众中普及党的基础知识。在此期间,一大批农牧民群众被吸收入党。据统计,到1962年底时,全地区共举办党、团培训班32期,培训积极分子1896人,在农牧区发展党员304人,建立基层党支部56个。在随后几年中昌都地区党员不断得到发展和充实,到1966年,全地区已有党员1441人,其中少数民族达到1618人,占党员总数的66.6%。
通过50年的发展,昌都地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数量已由1959年的712名发展到2007年底的24264名。数量增加的同时,昌都地区以各级党校为主阵地,全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加大,通过培训,农牧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党性修养得到提高,宗旨观念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显著改观,广大党员干部在发展农牧区社会经济、维护农牧区稳定方面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干部的“主心骨”作用,建立了一支政治过硬、能力强的农牧区党员干部队伍。
领导班子不断强化
民主改革50年来,昌都地区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更加趋于年轻化、知识化,班子创新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民主观念、市场观念和服务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乡、村两级领导干部带领农牧民群众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农牧业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得到较大程度增强。乡村两级班子成员配备比较齐全,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形成了一支较高素质的基层领导班子队伍。特别是近年来,昌都地区着眼于建设“好班子”,通过乡镇党委换届选举,调整软弱涣散的乡镇领导班子,及时把不团结、不适应、不称职的个别乡镇领导班子成员调整下来,将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乡镇、从县直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从不包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公开考录“三支一扶”工作人员到乡镇工作等充实乡镇工作岗位,加强一线力量,优化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2006年全地区138个乡镇党委换届后,班子成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性别结构、民族结构有了进一步改善。其中,班子成员平均年龄由43岁降低到40.2岁,35岁以下干部由173名增加到288名,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干部由198名增加到322名。
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在50年不断推进基层党建的实践中,昌都地区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干部激励约束机制、监督检查机制和管理措施,基层党建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制度成果。
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昌都地区各级党组织始终注重发挥党内民主的示范和促进作用,引导基层干部认真贯彻村民自治法,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进一步推进村务、政务公开等,积极推进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进程,使农牧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