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不同 1995年日本神户地震[DiZhen]对金融市场的冲击,印象最深的事件就是巴林银行的倒掉。之前尼克·里森已经亏掉了1.6亿英镑。地震[DiZhen]发生后,里森认为多难兴邦,灾后重建有利于日本经济[JingJi]复苏,因此做多日经期指。结果事与愿违,亏损扩大至8.6亿英镑,最终导致了有200多年历史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 撇开巴林银行混乱的管理问题[WenTi]不谈,我们从投资分析的角度来看,地震[DiZhen]使社会财富遭受损失,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如果说股市是经济[JingJi]的晴雨表,自然应该是以下跌、市值减少来对地震[DiZhen]这种没有任何先兆的突发灾难做出回应。为何尼克·里森还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呢?“地震[DiZhen]能够增加社会财富”这个有违常识的观点,却不是他的原创。 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JingJi]学家梅纳德·凯恩斯[KaiEnSi],确实在他著名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写到:“……如果我们的政治家们由于受到古典经济[JingJi]学派经济[JingJi]学的影响太大,想不出更好的办法,那么建造金字塔、地震[DiZhen],甚至战争都可以起着增加财富的作用。” 原因在于凯恩斯[KaiEnSi]的理论形成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有一则小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情形:冬天天冷了,小彼得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为什么不烧火?”“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太多了。”——由于供应大于需求导致小彼得的父亲失业,小彼得家庭失去购买力后又使有效需求(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过剩加剧。结果是导致更多的失业,形成恶性循环,在大萧条中,美国的失业率高达30%。 由于问题[WenTi]一开始就是由生产过剩引起,所以让小彼得的父亲重返原先的生产岗位并不能让问题[WenTi]得到解决。而凯恩斯[KaiEnSi]的解决方案,就是希望通过地震[DiZhen]、战争这些天灾人祸以及修建金字塔这种没有收益的投资来消化过剩产能,增加就业,使经济[JingJi]恢复平衡。 事实上,凯恩斯[KaiEnSi]本人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他的理论,经济[JingJi]学家卡尔文·B·胡佛教授在回忆录中提到:1934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饭店里,当我准备与凯恩斯[KaiEnSi]共进晚餐时,他善意地讽刺了我从搁架上挑选毛巾而避免将其弄乱的优雅举止,他用胳膊扫了一下,将两三条毛巾扫到地板上,并且开玩笑地说:“我确信与你非常谨慎的避免浪费相比,我对于美国经济[JingJi]更加有用,因为弄乱这些毛巾可以刺激就业。” 这很像古时候西方流行的放血疗法,通过一些破坏性的手段来医治病人。这种疗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姑且不论,至少是不能用在健康人的身上。 经济[JingJi]的真实成长来自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这需要通过优胜劣汰与公平竞争来实现。并且,效率提高必定会带来工作时间缩短与就业率的下降,这恰恰与所谓“充分就业”目标背道而驰。所以,政府对经济[JingJi]的频繁干预总是阻碍经济[JingJi]成长。 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起初采取过扩张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JingJi],但是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执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结果担心经济[JingJi]危机再一次爆发,1980年他又迅速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结果使得通货膨胀再度飞升……凯恩斯[KaiEnSi]主义在那一轮经济[JingJi]滞胀中颜面扫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里根政府接受了弗里德曼的建议,大规模放松对经济[JingJi]的管制,才迎来了新一轮的增长。 回头来看日本经济[JingJi],虽然长期停滞不前,但普通人生活依然富足,物价稳定——日本人称之为“不景气”,但这与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截然不同。2010年,日本平均失业率为5.1%,劳动力人口与总人口的比率为59.6%,为历史最低水准,老龄化才是日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WenTi]。地震[DiZhen]令他们遭受损失,只有时间才能慢慢医治好经济[JingJi]的创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