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土壤成分和要栽种的作物品种,按最有效的配方科学用肥,既能低成本高产出,还可减少环境污染。6月23日,贵州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由贵州省土肥总站主持实施的“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与转化应用”重大专项,进行验收评价。专家们认为该项目推广应用面积大,农户增产增收成效显着,尤其能减少氮肥等化肥用量,有效降低不当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贵州省科技厅针对该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产实际,组织省土肥总站、贵州大学、贵州农业科技信息所和9个市州地及51个县农技部门,从2007年起实施“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集成与转化应用”重大专项。项目承担单位通过集成应用土壤、科学施肥技术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专家系统等技术成果,采用“多模式结合、多手段并举”的技术推广服务措施,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省主要农作物生产上的大范围转化应用。
据项目主持人高雪介绍,3年间,她们针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贵州喀斯特山区转化应用的技术瓶颈,通过多项技术集成创新,有效解决了贵州主要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不健全、本土化不足,配方施肥技术入户难等问题,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转化。
“在完成土壤理化分析、植株测试、田间肥效试验数据161.92万项次的基础上,我们还探明了项目区主要耕作土壤肥力指标的含量和分布状况,建立了四大作物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分区确定了推荐施肥参数,构建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高雪说,这些研究形成的喀斯特山区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施肥的重要依据;同时,应用WEBGIS技术,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专家咨询系统整合于一体,项目组还建立了贵州耕地土壤资源管理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同时,通过建立“专家团队+服务中心(站、点)+施肥建议卡+肥料生产企业(配方肥)+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五位一体的技术入户模式,有效解决了该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据了解,项目在全省51个县实施推广面积4659.49万亩,与项目实施区前三年产量比,平均增产13.62%,共增产粮油206.75万吨,累计新增直接收入26.24亿元;项目覆盖农户376.95万户,受益农户户均增加收入696.04元;项目实施后,氮肥利用率提高了4.3—11.8个百分点,累计减少氮肥施用量3641.82万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