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美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受益于经济复苏实现了销量的稳定增长,美国轻型车市场累计增速达10.8%。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品牌的整体销量迅速上升,占据了美国轻型车市场50%的份额;忧的是由于美国国债信用评级被下调,全球经济出现动荡,下半年美国汽车市场可能因此有所回落,其对各大跨国车企的吸引力也进一步降低。此外,随着日系车产能的恢复和韩系车的迅速发展,美国三大品牌在本土市场的份额出现了下滑的苗头。
一直以来,美国市场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汽车市场的风向标,欧洲和日本的多数汽车巨头都以占领美国市场为目标。在欧洲市场,消费者最喜爱欧系车品牌,连擅长攻城略地的日系车也难以在此打开局面;在日本市场,日系车更是一统天下,其他品牌根本无法插足。与此相反,美国汽车市场充满了开放性和包容性,汽车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不偏信于某一品牌,这让美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汽车市场。
然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汽车市场日渐显出颓势。2009年,中国市场以1380万辆的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0年,中国市场1800万辆的销量再一次拉大了美国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差距。在此期间,尽管各大跨国车企没有放弃美国市场,但其全球市场风向标的地位却渐渐没落。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际,本田汽车公司的某高管就明确表示:本田也许过度依靠它在美国的经营。现在本田正试图跳出一个市场,更加全球化地扩展利润来源。
与美国市场的地位下滑同步的,是美国三大汽车品牌的裹足不前。受技术老化、油耗偏高、策略保守、大企业病等因素拖累,近年来,美国三大汽车品牌在美国市场的销量多次下滑,最惨的是2008年,根据美国《汽车新闻》的数据,2008年美国通用公司在美国市场销售汽车295万辆,比上一年下降了22.7%,销量降至49年来的最低水平。福特公司在美国的销售量为近200万辆,比上一年下降了21.8%,销量降至47年来新低。克莱斯勒公司全年销量也比前一年降了30%,降至150万辆以下。而日系车却在美国市场异军突起,逐步蚕食美系车阵地。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开始出手保护本国汽车企业。无论是通用汽车破产保护还是丰田汽车召回门,背后几乎都有美国政府的影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美系车一举夺得50%的市场份额,而国外品牌除韩系车增速较快外,日系车和欧系车都出现了低迷。这与美国政府的保护不无关系,然而,此举与美国市场的开放性却大相径庭。
尽管前7个月三家美国厂商在轻型车市场的累计份额接近50%,但美系品牌依然危机四伏。日系车凭借产品品质与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在美国市场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仅有铃木、本田和丰田出现微弱负增长,如果没有日本大地震给日系车造成的产能影响,美系车要占据本土市场的一半份额将困难重重。数据还显示,从7月开始,随着日本车企逐步恢复产能,3家美系品牌的市场份额已经开始出现下滑。
美国市场不景气,欧洲市场和日本市场也是一片萧条。今年上半年,由于经济受困于欧债危机,欧洲汽车市场累计下滑2.3%;日本市场由于经济复苏前景渺茫,大地震对经济及汽车产能的巨大负面影响,也累计下滑30%。
相反,中国市场却是风景这边独好,尽管今年上半年中国车市整体有所下滑,但多数品牌都实现了销量增长。例如上海通用上半年销售612072辆,同比增长27.5%,创历史新高。一汽大众上半年销售45.37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中大众品牌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8.5%,奥迪品牌销售13.9万辆,同比增长28.1%。上海大众上半年销量也达到52.69万辆,同比增长17.9%。此外,宝马、奔驰、路虎等豪华车品牌也实现了超过50%的增长。《底特律新闻报》撰文称,近几年中国市场对于汽车产品的需求量一再攀升。中国车市的销量让销售业绩已达到历史罕见高位的美国汽车市场都感到“汗颜”。
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成为决定其全球业绩好坏的晴雨表。以今年上半年销量位居前三的通用、大众、丰田为例,通用全球总销量达到453.6万辆,其中上海通用贡献了612072辆,上汽通用五菱贡献了64.8万辆,占总量的1/4还多;大众全球总销量为413万辆,其中一汽大众销售45.37万辆,上海大众销售52.69万辆,占总量的近1/4;丰田总销量371万辆,其中一汽丰田销售21.2万辆,广汽丰田销售111631辆,占总量的近1/10。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也成为跨国车企的利润奶牛。以大众为例,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大众集团(高档轿车品牌除外)每辆汽车平均赢利683欧元,利润率仅为4.9%,但该集团在华销售汽车的利润约1000欧元,比平均利润高46.4%,利润率为7.2%。大众旗下奥迪品牌的单车利润为2346欧元,利润率为8.7%,其在华单车利润同样超过平均值。2010年,大众在中国共销售汽车192.35万辆,除去奥迪品牌的22万余辆和进口车,也有约165万辆销量,如果平均每辆车赢利1000欧元,销售利润就是16.5亿欧元。加上奥迪和进口车,大众在华整车销售利润不会低于20亿欧元。
尽管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不足8%,业界仍然十分看好未来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因为与中国13亿人口数量相比,当前购车人的数量仍相对太低。有预测称,在去年1800万辆的基础上,今年中国市场有望实现2300万辆的销量。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各大跨国车企的生命线,今年上海车展期间,国际汽车生产组织主席帕特里克.布兰在接受法新社的采访时明确表示: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的重心已经开始不断向中国转移。
在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上,中国消费者与美国消费者十分相似。他们对外来品牌或新品牌感兴趣,并不偏好于某一品牌。在产业结构和政策上,如吸引跨国企业在本国建厂等方面,中国也和美国十分相似。这让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核心、以及全球汽车市场发展风向标成为可能。中国巨大的消费需求也让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核心显得十分必要。
然而,在中国市场逐渐成为全球核心的同时,合资企业的中方和外方并没有平等的话语权。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多数中国合资车企的中方还依然是配角。正如美国市场一样,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应当遵守竞争规则,而不能如前几年那样,在享受超国民待遇的同时,使用各种非常规手段获取暴利。此外,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也应向美国看齐,引导企业平等竞争,同时为本土企业争得与跨国品牌同台竞争的权利。(马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