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中国特色实践论坛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医药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半年中药材身价倍增 药企难以承受成本之重 警惕“空高”监管
2010-01-13

  半年中药材身价倍增 药企难以承受成本之重 警惕“空高”加强市场监管

 

  中药材涨价是从清热解毒类药材开始的。以金银花为例,王慧君所在网站统计的数据显示,2004年至今年4月,每公斤金银花的价格最高85元、最低25元,从今年5月涨到110元后持续走高,到12月16日,已接近400元。

 

  近期,受甲流疫情等因素影响,清热解毒类中草药价格上涨,然而,以中药材为生产原料的中成药价格不能涨价,药企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这种非理性的中药材价格飙升,将对药农的利益产生巨大影响。

 

  “这种行情历史上绝无仅有,其中防控甲流疫情的中药材品种领涨,生产萎缩和需求旺盛是客观因素。药商积极参与经营也是主要的刺激因素。 ”亳州药业分析师戴伟说,该市中药材交易中心的市场指数,从年初2462点升至12月16日的4146点,上涨了1684点;参与药材价格指数的100个品种的价格总和,在一年时间内上涨了1684元,等于每个品种上涨16.84元。受生产成本上涨影响,包括亳州市在内的国内一些中小药企被迫停转产。一些业内人士担心:过高的中药材价格若使得药农盲目种植“紧俏”药材,来年春天或将导致中药材价格大跌,从而影响整个中药材行业。

 

  半年中药材身价倍增

 

  王慧君是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一家药材信息网站的经理。中药材价格的走向,在她的网站上一览无遗。

 

  亳州中药材市场的世纪国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继清热解毒类药材价格直线上升后,大部分中药材跟风上涨,“有早期存货的人,一夜之间身价百万”。

 

  药商李学魁说,今年夏季,黄连每公斤不到20元,到了秋季涨到40元。10天前,他跟威海的药厂商定供给1吨黄连,供货价为60元/公斤。谁料耽搁一周后,亳州黄连价格涨到72元/公斤,“真是一天一个价,行情好得有些邪门”。

 

  “由于价格‘空高’,当前的药市是有价无市。许多药材批发商与我们公司是一个观点:你涨你的,我等着降。”亳州方敏药业有限公司顾问郑念平说,中药材价格飞涨,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利润,由于成本过高,近几个月公司的销售量反呈下降趋势。

 

  药企难以承受成本之重

 

  板蓝根是生产板蓝根冲剂的主要原材料,今年4月至12月16日,其价格从每公斤4.4元猛涨到近30元(非典时才15元左右),增长近7倍。由于中成药价格受到国家控制,在今年4月,复方板蓝根冲剂 (10g×20小包)的价格是每包8元。

 

  成本增加后的12月,每包为9元—10元,仅增长了20%左右。记者从合肥慈仁堂参茸大药房了解到,绝大多数中成药的价格,并没有受到中药材涨价的影响,走势平稳。

 

  中成药的价格增长微乎其微,消费者受到的影响并不大。那么,持续走高的中药材价格,到底赚了谁的钱?

 

  郑念平说,中药材涨价后,苦了中小型中药材加工企业。据介绍,年初,当地一些中小型药厂接到外地大笔订单,约定好供货价;谁知下半年成本飞涨,为了维持多年的客户关系,一些药厂只能赔本生产。

 

  合肥慈仁堂参茸大药房店主范士银说,中成药的多个品种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调价的空间极小,在近十倍增加的成本面前,一些中小型药厂只能停产或者退出清火感冒药生产,大厂的利润也受到挤压。

 

  “今年的中药材市场类似期货,在‘炒多’时大家都赚钱,但时间不会太长。”郑念平说,受甲流影响,中药材在最初的涨价后,使药农的惜售心理增强,导致少数商家囤药待售,流通渠道出现阻塞。

 

  “按照中药材价格规律,待到明年新药上市后,高价囤积的中药材将快速贬值;甲流影响的逐渐消减,也可以引导市场由‘多’变‘空’。 ”郑念平认为,在炒热的药价面前,行业内只有最初囤药并出手快的人获利,其他人将集体为“空高”的药价埋单。

 

  警惕“空高”加强市场监管

 

  眼下,亳州药监部门和药业专家最大的愿望,就是引导广大药农不要盲目种植“稀缺”药材,导致市场过度饱和,防止他们最终贱价卖药,成为最后一批“埋单人”。

 

  亳州市物价局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只对部分中成药的价格有执法权,而无权过问中药材,目前只能加强监测和引导。

 

  当前的药价“空高”,让亳州人想起2003年的非典,“现在的情况与那时类似,惟一不同就是现在的市场秩序良好。 ”采访中,多名亳州药商说。

 

  目前,主管部门对交易中心大厅内的摊位实行了条形码管理,建立质量追踪体系。售出药材发现质量问题后,可根据条形码找到商家和销售者并追究责任。

 

  “暴利容易导致造假。我们无权过问中药材价格,但能监管质量。 ”亳州市药监局副局长王险峰说,在今年药价抬头时,药监部门就提高了警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共在中药材交易中心内查办违法违规案件69件,罚款6万余元,有效维护了中药材市场的正常秩序。

 

  “非典的教训太深刻了,绝不能重蹈覆辙。 ”王险峰介绍,年初,市里抽调药监、工商、质检等部门,在中药材交易中心里成立了联合执法办公室,加大对甲流预防起作用的重点药品和重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监管和抽检力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把假劣药材的信息在交易中心的电子屏幕上通报等。

     相关链接
    ·我国实施中药产业发展专项——推进中药发展
    ·成都生物医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大力招商引
    ·医药行业市场风格不定——医药防御性凸显价
    ·医药相关政策密集出台 业界预言将迎黄金发
    ·我国医药行业将长期保持稳健发展 估值水平
    ·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增势良好 中成药发展趋势
    ·明年职工医保医药费报销——将提高至80%
    ·生物医药政策密集推出——业绩稳健增长
    ·新疆:农牧民用民族医药品补贴标准更高
    ·上海医药国资整合 “新上药”面世倒计时券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