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虽然还是一篇空白,但就像每一张白纸都能绘出最美丽的图画一样,冷泉港亚洲一样会有精彩而美好的未来”,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82岁高龄的詹姆斯?沃森亲临中国苏州,为世界闻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揭牌。
为推动亚太地区生命科学的发展,进而促进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水平的整体提高,作为全球顶级实验室的冷泉港开始寻求在亚洲的合作。先后考察了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香港等地后,冷泉港从众多候选者中选定中国苏州工业园区作为其亚洲合作伙伴。
2007年,冷泉港与苏州工业园区签订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一世界顶级实验室正式落户苏州。2008年10月,冷泉港亚洲全球科学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园区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冷泉港实验室第一家海外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正式挂牌成立。此次举行的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是这一分支机构的首次会议,苏州由此向国际顶级生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跨出了最为关键的一步。
冷泉港亚洲开幕之后将举行以沃森、克里克两人名字命名的学术大会,即“詹姆斯?沃森癌症研讨会” (4月6日-11日)和“朗西斯?克里克神经科学研讨会”(4月12日-17日)。预计2010年冷泉港亚洲将举办11场全球顶级分子生物学会议,来自世界各地的2500名专家学者将汇聚于此,并且今后每年还将持续增加会议场次。这将使苏州成为亚太区首屈一指的生命科学顶尖学术信息中心,吸引国内外大量优秀生物创新技术和人才。
作为冷泉港实验室的名誉主席,詹姆斯?沃森博士也亲临现场并亲自为项目揭幕。在致辞中,这位83岁高龄的科学泰斗表达了冷泉港亚洲科学会议开幕的激动之情,“我年事已高,来中国的机会并不会很多,但当我看到苏州及中国为冷泉港亚洲项目所作的努力之后,我还想再来”,沃森表示,作为冷泉港美国以外设立的第一个分支机构,“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