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国土资源局通报了今年杭州加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力度的情况。1-7月份,全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共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000多起,拆除了大量违法建筑,个别情节严重的当事人被移交司法部门处理,其中很多案件源于群众的举报。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徐春喜介绍,为了及时有效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今年国土资源部门加大了执法巡查力度,对全市依法用地情况进行了大检查,全市普遍建立了基本农田巡查责任制。1-7月,全杭州共制止土地违法行为1055起,涉及土地面积1308.2亩,其中有763.9亩是宝贵的耕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还加大了对土地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力度。据统计,今年1-7月,全市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563件,涉及土地面积4840.8亩,其中耕地面积2373亩,上缴国库罚没款3833万余元;同时,立案查处矿产资源案件10宗,罚没款28.15万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今年全市违法建筑的拆除力度之大也堪称“空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由国土资源部门参与拆除的主城区集体土地上的违法建筑,就多达14.52万平方米。与此同时,对土地违法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也明显加大。又讯集体土地上悄悄搭起了猪圈,修竹密布的湖畔擅自建起了“别墅”,基本农田摇身变成了厂房……昨天,市国土资源局还公开曝光了余杭区七宗被严肃查处的土地违法典型案件,以警醒世人。记者跟随国土工作人员深入现场,目睹了少数企业和村民为追逐经济利益,违法违规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余杭区运河镇唐公村,有一家从事外贸服装出口的杭州华鑫针织制衣有限公司。上午10时左右,我们走进该厂房后门,看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空地上堆满了砖头、水泥等建筑材料。“这块地有3050平方米,企业为了追逐经济效益,今年4月未经国土部门审批,擅自占用村里的这块地,私自建造厂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类似未经审批擅自圈地的企业,在余杭区并非个例。如余杭镇上的特种风机厂非法占地2.5亩用于绿化;瓶窑镇杭州长青塑料包装厂擅自占用村里14亩土地建造办公楼和厂房;乔司镇杭州立新水泥制品厂擅自占用村里近8亩地建厂房,上述三家企业都被余杭区国土分局责令拆除、退还非法占地,并处以数万元至十多万元不等的处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除了企业,村民违法占地的情况也不鲜见。塘栖镇西河村一家名叫来松塑料制品厂的小加工企业,其所处的位置,原来是一块500多平方米的基本农田。据介绍,这家小企业的主人姓陈,两年前,未经批准就擅自占用543.5平方米基本农田,建起房子后,陈某购来数台机器,开始生产塑料制品,农田“摇身一变”成了小工厂。经调查,其行为属于破坏耕地,限期拆除厂房恢复被占农田种植条件,并处以7000多元罚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与上述几个个案相比,鸬鸟镇太平山村村民老潘的行为显得有些“别具一格”,因为他们一家竟然在依山傍水的竹林边,擅自建起了一座像模像样的“别墅”。这座建筑是2003年8月,在未经审批的情况下建起来的,占用了村里0.21亩的集体土地。区国土资源局发现后,认定该建筑违反了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对老潘做出了行政处罚,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拆除违法建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