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2月23日电(记者德吉、边巴次仁)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十一五”以来,西藏各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积极使用当地工匠,吸纳当地农牧民参与建设,使农牧民群众受益近1亿元。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旦增朗杰说:“五年来,西藏各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投资中,有4058.5万元直接用于农牧民工资,5791.5万元用于购买当地的原材料。”
“十一五”期间,西藏文物维修工程主要包括从2002年开工实施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文物维修的尾期工程,以及2008年开始实施的“十一五”22项文物维修保护工程。
据了解,自开工以来,这些工程均以当地藏族工匠和当地劳动力为主,以此促进当地老百姓增收。仅2010年文物维修保护工程中,有2096万元直接用于农牧民工资,2022万元用于购买当地的原材料。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国家和自治区投入6.7亿元对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3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扎什伦布寺等22处重点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进行了全面保护维修。
文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在西藏三大文物维修实施的7年时间里,共有10万以上的农牧民参与施工,雇用农牧民机械设备2万多台次,为农牧民创收2800多万元,实现了西藏提出的农牧民通过参与工程建设提高现金收入的目标。
为遵循文物维修“修旧如旧”的原则,西藏古文物建筑维修以采用传统的原材料如阿嘎土、笾玛草等和传统工艺为主,这一原则为当地工匠和农牧民参与维修提供了平台,也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