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寻找中国特色专题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周菊秋:百年钨业,重焕新机(2)
2009-08-06

周会长:钨是我们国家的国之瑰宝,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有几个“第一”。首先是钨储量居世界第一。尽管钨在地壳中是稀少元素,但中国得天独厚,根据美国矿务局公布的世界钨储量情况,中国的钨储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底,中国钨基础储量占世界基础储量比例为48.9%,也是世界第一。

其次,我国的钨消费量也是世界第一。进入90年代,中国经济以GDP9—10%以上的年增长率发展,建材、汽车、钢铁、机械加工、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和电力等工业的发展,新领域的应用开发,都促使钨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综合国际钨协及中国钨协统计数据表明,全球钨的消耗呈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2005年,中国的消耗量为2.2万吨,欧洲为2万吨,北美为1.2万吨,日本为0.8万吨,其他地区约为0.5万吨,中国钨消费量占世界钨消费量的32.8%。2008年,中国的钨消费量达到2.65万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钨消费大国。

再次,钨品生产量居世界第一。建国以来,1949—2008年,我国共生产钨精矿288万吨。建国初期,我国年钨精矿产量占全球28%,2007年,占全球比例达78%。满足了除中国外世界其他国家每年消费4万吨钨金属量75%的需求,由此可见,中国钨工业对世界钨工业的巨大贡献和在国际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

最后,钨贸易量仍居世界第一。1995年以前,中国大量出口钨精矿,1949—1995年共出口钨精矿87.7万吨,创汇总额30.92亿美元。为保护资源,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我国在停止钨精矿出口的同时,对初级钨冶炼产品实行出口总量控制——配额制,但中国依然是世界第一钨贸易大国,供应了全世界80%以上钨的需求量。

钨作为我们的国宝,应当是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但是,由于我们在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影响,我们钨的“聚宝盆”作用发挥得不是很好。尽管钨工业对国家经济方面的有很多贡献,但是有些问题依然严峻,钨冶炼加工能力过剩和低水平盲目重复建设、非法采矿、乱采滥挖等尚未完全根治。政府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钨行业的发展,进行了钨矿开采的综合治理整顿,已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主要是提高产品的档次、技术含量和国际竞争力,促进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科学发展。

 

记者:我们了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钨业协会是在薄一波亲自首肯、四位副总理过问下成立的?钨业来讲它为什么得到中央的关心呢?

周会长:钨本身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在国民经济当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它。

钨工业在几个国家重要的时期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一·五”期间,我们偿还前苏联的债务,主要用的是钨砂。后来前苏联解体,抛售了很多钨砂,都是我们国家当时还债的。所以钨对外的经济地位在国民经济当中所占很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钨工业也是我们自己的“中国特色”。

国家领导人确实对钨工业的发展非常重视,虽然我们没有进行过对比,但是我可以肯定,从我们国家第一代领导人到第二代、第三代一直到目前的中央领导,都直接对钨工业的问题做过很多批示,像钨工业100周年的时候,温家宝总理就批示“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实现钨业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2004年底您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是钨业大国但并非钨业强国,四年之后的今天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个结论的?

周会长:现在中国不是钨业强国,我们在很多文件报告中强调这个,但是我们一直是在往强国的趋势发展的,差距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会不断的增强。

比如说钨的市场价格从04年、05年开始上涨到现在,06年突破十万块钱一吨,去年年底以后金融危机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经济下行了。钨工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速度有关系,近几年经济不错,稳定快速的发展,对钨的需求是比较稳定的。那么金融危机来了以后,国外需求萎缩,所以目前面临价格下跌。但是不管怎么说,中国钨工业是迈出了跨越式的发展的。

 

记者:近五年来,在我国钨工业的发展中,您觉得让您感觉欣喜的变化是什么?

 相关链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深开幕
·一亿年轻人离乡就业-你为何漂泊?
·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体现
·再谈“中国特色”:“特”应作不同层次的理
·赵宽:做全面发展的
·祝义才:细雨润物
·宋志平:以全球为视
·中国特色镇推出旅游新干线计划
·王跃山:传承艺术精
·李东:聚天地之灵气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