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华:城乡差距,也就是二元结构,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说到底是个经济发展程度差别。乡镇企业发展之后,农村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这些都为缩小城乡差别创造很好的条件,从长远发展看,缩小城乡差别,解决二元结构,这是必然趋势,我国也做不少努力,并取得很大成绩。
三、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记者:在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形势下,乡镇企业应该作哪些努力?
杜兴华:党的十七大已经对乡镇企业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落实十七大对乡镇企业提出的要求,很重要的就是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切实把握发展规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创新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乡镇企业规模小,经营分散,不能发挥规模优势比较突出,虽然通过股分制改造和联合、兼并等形式,已经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生产技术先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但就整体来看,全国规模以上乡镇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00万元以上),所占比重还比较小,其中资产亿元以上的企业所占比重更小,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同时要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也是乡镇企业的薄弱环节,只有按照国家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乡镇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记者:乡镇企业的管理,也很具中国特色,有的村委会班子和乡镇企业领导班子合一,这种管理模式对乡镇企业未来发展会有什么样影响?
杜兴华:乡镇企业的经营方式有一个发展过程,开始有集体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温州模式主要是家族企业。但到上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以及国家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乡镇企业的管理就比较规范,一般设有董事会,董事长是法人,少数大企业集团设董事局,也有仍然叫厂长的。可喜的是新农村建设比较好的村,企业领导班子和村领导班子合一,这有一个很大的好处,不仅对企业发展有利,而且企业对村里支援已经由义务变成责任,更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可以说是个方向。
记者:我国乡镇企业未来发展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杜兴华:乡镇企业的未来应该是向规模化、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向自主创新和外延发展。目前全国乡镇企业有各类园区和产业集群5000多个,入园企业近百万家,实现增加值占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一,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浙江有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0多个,完成产值占全省乡镇企业产值的45%,已经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和很强的竟争力。
四、解读:乡镇企业的成功模式
记者:成功的乡镇企业的共性在哪里?
杜兴华:总的来说,乡镇企业是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发展起来的,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怕困难,敢于改革和创新,就是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费孝通副委员长说:80年代初中国农村工业迅速发展,形成燎原之势,被邓小平同志称为“异军突起”,我在实地调查中亲眼见证了这个激动人心的过程,使我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漫野芳草,我把它叫“草根工业”。事实上,就是因为乡镇企业发挥草根般的创业精神,才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并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
【记者手记】
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反哺农业,回报农民,以前侧重于把企业做大做强,现在又转向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双赢。可以这么说,中国农村有今天这个面貌,中国经济有今天的面貌,没有乡镇企业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的乡镇企业已经通过资产重组和股份制改造,优化了资源配置,盘活了生产要素,乡镇企业的发展已趋于成熟和稳定。现在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十七大报告给乡镇企业又规定了新的任务,乡镇企业还有更大的历史使命,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