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7月23日电 今年以来,淮北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国民经济运行呈现开局平稳、逐月回升、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生产方面看,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今年以来,全市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全市夏粮播种面积19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80.7万吨;生猪存栏56.3万头,出栏52.4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牛羊饲养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水产品产量1.2万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1.5亿元,同比增长12.3%。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需求方面看,投资持续高位运行,消费市场稳中趋暖。今年以来,淮北投资增幅始终保持在40%以上。上半年,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7亿元,同比增长40.7%。随着城乡居民购买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活动的深入开展,淮北消费市场呈现城乡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1亿元,同比增长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运行质量看,财政收入增长较快,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企业效益稳步提高。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27.8亿元,增长25.4%,完成收入计划的58.4%。上半年全市财政支出19.4亿元,增长50.1%。在经济增长、企业效益提高、民生工程推动、城乡一体化实施等多种有利因素的带动下,淮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925元,同比增收409元,增长6.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8.1%,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运行环境看,金融信贷运行平稳,市场物价小幅回落。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45亿元,较年初增加68.8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8.8亿元,较年初增加42.9亿元。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下降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发展活力看,县区经济增势强劲,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上半年,县区GDP平均增长14%左右,增幅高于全市近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9%,拉动全市GDP增长近7个百分点;累计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家,完成工业增加值29.2亿元,平均增长41%,增幅高于全市28.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72.1%,高于全市平均增幅31.4个百分点。1-6月份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家,实际利用外资5916万美元,同比增长45%。房地产投资趋于活跃,房地产投资15.3亿元,增长63.8%。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就业人数1.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