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讯(记者 陈坦)“随着北京与青海的关系越来越近,青海到北京的航班从每日4班增加到7班,虽然比以前增加了一番,但几乎还是班班满员一票难求。”10日,在青海举行的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论坛上,青海省委书记强卫高度评价了近年来北京与青海的各项交流与合作,并就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大美青海
“青海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正处于经济加速发展和产业加快转型期,最缺的就是人才、技术还有资本,青海所缺的都是首都北京独有的优势,合作领域非常广阔。”谈起青海的特点,强卫概括为:大美青海、生态青海、资源青海、和谐青海。青海地域面积广阔,自然景观雄奇壮美,给人以心灵震撼之美;青海地处三江之源,被誉为“中华水塔”,其生态对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地位;青海又是一个资源富集之地,不仅有丰富的矿产、水电资源和高原农牧业、旅游业资源,而且太阳能、风能等资源利用的潜力巨大。
京青纽带
目前,青海各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大量增加,各景区内人头攒动、宾馆客满为患、餐馆排队就餐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一床难寻”、“一车难打”等现象。虽然相隔千里,但北京企业的身影随处可见。走在西宁闹市街头,可以看到王府井百货、西单商场、全聚德烤鸭、老北京涮肉等甚至是“正宗的老北京布鞋”店也遍布西宁大街小巷。
优势互补
“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从青海输入北京,南水北调虽然从丹江口取长江水,但源头在青海,这都是青海与北京的纽带。”强卫告诉记者,担负西宁市区近一半生活用水供应任务的西宁第七水厂,也是西宁水务燃气公司和北京建工集团共同出资建设的产物。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久前,由市政府捐赠给青海多所高等院校和民族寄宿制学校的7000台电视机,目前已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积极进行,预计最快本月底便可交付。
潜力巨大
“近年来,北京与青海的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站在新的起点上,两地的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强卫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青海将大力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内的绿色低碳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与北京产业政策吻合,北京作为首都,具有人才、科技、资本优势,如果与青海的资源优势进行互补,两地必将实现共赢。他诚挚地欢迎北京企业前来青海投资合作。 J199
相关新闻
北京专家学者纵论西部大开发
北京晚报讯(记者 陈坦)昨天中午,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在青海举行,来自首都的近30位著名专家学者齐聚西宁,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青海建设步伐出谋划策。
借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青海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了本次论坛。
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史秋秋介绍,此次活动邀请到了北大、清华、人大等著名高校近30位首都学者参加,意在使专家们了解到以青海为代表的西部省市现状,与当地专家切磋,以为西部省市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