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对世界城市做了“名词解释”,世界城市的第一个特征表现便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必然要从大国首都的定位来思考和谋划长远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长时间以来,对于北京是否应该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在锁定全新的城市定位之后,北京必须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的方向渐渐清晰。
“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城市实现国际控制力的重要载体,任何一座城市要想建设成世界城市,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扶持。”对于金融业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这样表示。
如此定位具有现实意义。以目前公认的三大世界城市——伦敦、纽约和东京为例,伦敦在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中历史最悠久,纽约靠金融在二战以后迅速崛起,而东京的金融实力则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锻造。
国际金融中心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功能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国际金融中心在政治、经济方面所创造的巨大价值,使许多国家都在为建设自己的金融中心而努力。
二次大战后,美国经济的绝对优势地位“迫使”伦敦让出第一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本经济二三十年的持续增长使东京迅速超越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国际金融中心。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经济的持续衰退,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开始衰落;而纽约则以美国新经济为基础,牢牢占据全球国际金融中心“龙头老大”的地位。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使全球目光更多聚焦在新兴经济体市场,这些国家金融市场迅速崛起,并开始筹划建立国际金融中心。俄罗斯曾在去年的政府会议上公布,力争5年内在莫斯科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伦敦、纽约和东京聚集了大量金融机构和相关服务产业,全面集中地开展国际资本借贷、债券发行、外汇交易、保险等金融服务业的城市或地区。金融市场齐全、服务业高度密集、对周边地区甚至全球具有辐射影响力成为它们的共性。
20世纪开始,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大市场的形成,国际贸易与投资在世界许多地方渗透。国际金融活动也在世界一些主要地区相对集中,这导致一批地区性和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的出现。1945年以前,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已达数十个,二次大战结束后充当过国际金融中心(包括地区性)的城市有:纽约、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卢森堡、苏黎世、阿姆斯特丹、米兰、东京、香港、新加坡、悉尼等,其中相当大的部分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开始建立或重新发展起来的。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只有少数国家如美国、瑞士对外放开其金融市场,欧洲许多国家金融对外开放度并不大。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许多发达国家开放资本账户和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跨国投、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在这一时期,除了原有的、自然发展起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巴黎、苏黎世、法兰克福等开始迅速扩张外,在政府推动下又新建了一批国际金融中心,如新加坡、巴林、巴哈马、开曼群岛等;同时在较为自发的状态下,东京等国际金融中心也开始崛起。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际上已开始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一些亚洲国家城市如曼谷、马尼拉、吉隆坡等也开始致力于成为地区性国际金融中心。
“世界城市的本质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金融则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城市的国际经济控制力是对资本和市场的控制和影响。北京要想建好世界城市,就必须首先将金融业建立起来。”连玉明认为。
连玉明表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一方面可以通过巨量的金融资本和资产运作,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国际金融中心也可以通过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资金融资、资本运营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从而控制和影响全球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