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LiYiNing]。卢慧明 摄
“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第一个阶段是单向的,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发达国家的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都是双向的,广东[GuangDong]可以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方面做出试验。” ——厉以宁[LiYiNing]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贾肖明 南方杂志特派记者 戎明迈 实习生 肖垚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GuangDong]”的关键之年。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十一五”成功经验里的广东[GuangDong]贡献,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取得的。那么,在新的“十二五”征程中,广东[GuangDong]怎样继续当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继续为中国的“十二五”辉煌作出南粤独有的贡献?连日来,在北京“两会”会场,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群情振奋。本报记者兵分多路,采访了诸多专家,聆听他们把脉“十二五”蓝图中的广东[GuangDong]路径,今起陆续推出,敬请垂注。 有中国“股份制巨擘”之誉的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LiYiNing]无疑是全国两会政协经济界委员中的“明星”,虽然常被记者围堵,却一直“惜言如金”。昨日下午,当他听说广东[GuangDong]珠三角“绿道”为城乡[ChengXiang]双向一体化[YiTiHua]探索出崭新路径后,终于打开“话匣”。 厉以宁[LiYiNing]表示“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在“十二五”期间对地方经济转型、城乡[ChengXiang]统筹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他鼓励广东[GuangDong]在城乡[ChengXiang]双向一体化[YiTiHua]方面先行先试。同时,他也建言,广东[GuangDong]要充分发挥制造业发达优势以及“双转移”的先进经验,打造全国熟练技工的输出基地,提升国内人力资源素质,为“十二五”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助力。 在广东[GuangDong]首倡“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 今年两会上,细心的人可以发现,厉以宁[LiYiNing]讲得最多的就是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的问题。 而他这副为化解中国经济深层次矛盾所开出的新药方,第一次发布正是在广东[GuangDong]。 去年5月8日,东莞长安镇,厉以宁[LiYiNing]首次提出中国应该实行“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 厉以宁[LiYiNing]指出,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第一个阶段是单向的,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而发达国家的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都是双向的,即:农村人向城市迁移的同时,城市人可以自愿到农村去生活、居住,也可以在农村进行投资。 当时厉以宁[LiYiNing]表示,希望广东[GuangDong]继续发挥改革先锋的精神,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方面大胆实验。 今年初,全长2372公里的广东[GuangDong]省珠三角绿道网全线贯通。绿道建设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推进了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的发展。 “我知道(绿道)”,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厉以宁[LiYiNing]表示他的意见已经被采纳,他还透露后续相关部门将会出台文件来推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广东[GuangDong]又一次走到了前面。 复制“双转移”经验,破解人力资源结构困境 此前,厉以宁[LiYiNing]在谈及“十二五”规划时表示,中国正遇到以前没有遇到过的一个难题——— 劳动力成本上升。 他判断,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时代已经结束,劳动力供给越来越有限,企业招工难,劳动力成本高,进而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胀,使得紧缩的调控政策失效。 “我曾到广东[GuangDong]调查,凡是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99%都就业了,这对中国长远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厉以宁[LiYiNing]表示,人力资源结构非常重要,要在“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的转型升级,就必须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要做到工业强国以外,还要做到人力资源强国、人才强国。 “十一五”以来,尤其是2008年广东[GuangDong]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后,广东[GuangDong]大力推进的“双转移”成效显著,其中职业教育成为广东[GuangDong]省“双转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大规模的培训、转移,不仅为珠三角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优质劳动力,同时也为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农村发展后劲提供了支持,来自广东[GuangDong]省劳动保障厅的数据显示,“双转移”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就业质量,培训转移后的工资水平比未受训的农民普遍提高20%至30%。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今年全国职教年会上指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推进校企合作。 据了解,广东[GuangDong]对“十二五”时期的“双转移”工作思路已初步确立,其中在今明两年每年组织培训农村劳动力80万人,同时加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劳务对接,每年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 对于做好职业教育促进“双转移”过程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厉以宁[LiYiNing]表示赞赏;他还鼓励广东[GuangDong]的职业教育学院应该进一步发展,发挥珠三角的产业优势,成为全国熟练技工的输出基地。 对话 推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文件正在酝酿 南方日报:去年您在广东[GuangDong]考察时,曾建议广东[GuangDong]在从单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转向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的过程中先走一步。今年春节前夕,珠三角“绿道”全线贯通,从全新的角度推进了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的发展。对于如何推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您有怎样的建议? 厉以宁[LiYiNing]:我知道(绿道),广东[GuangDong]可以在双向城乡[ChengXiang]一体化[YiTiHua]方面做出试验。据我所知,国家有关部门在这方面也在酝酿出台专门文件来推动。 在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会进城,在“十二五”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变化:除了部分个体家庭外,从事农业的将是三部分人:一是种植能手,通过土地流转,租用或者转包别人的土地,形成规模效应;二是专业的合作社,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如我在调研时看到有茶叶合作社、柑橘合作社等;三就是城市居民设立农业企业,和农民订合同,按照一定的标准指导农户生产并收购加工,从长远来看,有可能形成像西方那样的大型农业企业。在我看来,第三部分非常重要,因为食品安全要靠他们,大农业企业有技术,也要讲信誉,讲品牌。 城里人带着资本下乡、技术下乡,而农村居民以土地入股,走工农经营的道路,提高农业效率,这个方法是对的。 南方日报:广东[GuangDong]是民营经济大省,目前信贷紧缩以及用工和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上涨,对很多民营企业造成了一定压力,对此您有哪些建议? 厉以宁[LiYiNing]:首先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重视的预期,是消费者预期,也就是通货膨胀预期,对物价上涨和通胀的程度很敏感。而经济学上,投资者对盈利前景的预期,却没人关心。 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们感到用工成本上升,燃料价格上升,汇率也在上升,出口也遇到更多困难,盈利预期在下降,不愿意投资,不愿意进入实体经济领域。 在国家的鼓励、支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36条和新36条的推动下,过去几年非公经济发展得不错,但这还不够,要注意一个问题,货币政策紧缩适可而止。目前不少民营企业处在观望状态,弄不好就会滞涨。中国的“滞”和外国的“滞”是不一样的,外国的经济增长一般1%以下才叫“滞”,而中国的经济增长不到6%就是“滞”。 南方日报:您曾提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加快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要通过职业教育提升劳动力素质。对于广东[GuangDong]下一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您有哪些好的建议? 厉以宁[LiYiNing]:广东[GuangDong]应该成为全国熟练技工的输出基地。因为广东[GuangDong]经济基础条件好,实习机会也多,广东[GuangDong]的职业教育学院应该进一步发展,吸收内地的工人进行培训,向全国输出熟练技工。 探索 广东[GuangDong]是先行者更是试验田 每每有重大调研,厉以宁[LiYiNing]都要到广东[GuangDong]看看,在他的眼里,广东[GuangDong]是排头兵、先行者,更是试验田。广东[GuangDong]对于厉以宁[LiYiNing]来说,是激发思想火花、实现先行先试、探索改革方向最好的地方。 广东[GuangDong]必须走出一条新路 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对中国的经济冲击在哪些方面?厉以宁[LiYiNing]多次走访了外贸依存度非常大的广东[GuangDong]。 “金融危机加快了广东[GuangDong]转型升级的步伐!”经过反复深入的调研,厉以宁[LiYiNing]作出了判断:广东[GuangDong]经济必须走出一条新路。 在这发展转型的关键时候,广东[GuangDong]省委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GuangDong],顺应了广东[GuangDong]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和全省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符合中央关于“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的根本要求。 发展的动力在于自主创新 “展望今后的几年,中国经济的动力应该在于产业升级、自主创新。这是在今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能够发挥我们优势的领域。”十二五开局伊始,厉以宁[LiYiNing]就给出了前瞻性的判断。 在厉以宁[LiYiNing]的眼里,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环保产业、互联网和物联网、工业设计和创意是自主创新的重点产业。 对于广东[GuangDong]来说,创新驱动正是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十二五”开局第一年,广东[GuangDong]将继续围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制定并实施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民生为本 富民为先 “民生为本,富民为先。”厉以宁[LiYiNing]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还要有赖于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是要通过就业,通过增加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再加上对于住房问题的慎重对待来实现的。 厉以宁[LiYiNing]指出,主要靠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要继续把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税负少一点,融资问题解决得更好一点。还要大力发展微型企业。同时要提升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比例。 厉以宁[LiYiNing]的思想火花在广东[GuangDong]得以积极实践。在之前的省两会上,广东[GuangDong]旗帜鲜明地提出,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型升级的根本依归,也是建设幸福广东[GuangDong]的主体工程,是应对转型期矛盾凸显的治本之策。 (编辑:SN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