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制图 邬思蓓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因为感冒咳嗽、咽喉疼痛等走进药房时,面对琳琅满目的感冒药、止咳药,很多人不知如何选择,请店员推荐。廉价经典老药或品牌熟悉药不会受店员青睐,反倒是一些名不见经传、不知名的“小厂药”,甚至保健品频频被列入极力推荐范围……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向顾客推荐高利润的药物已成一部分药房经营的潜规则。专家提醒,市民购药时还要认准国药准字号,不要盲目轻信“高价药”,用药还需“对症下药”,廉价经典老药效果也未必差。
【记者体验】
店员优先推荐高价药
近日,记者以顾客身份随机走访了本市数家药房。店员都很热情,频频追问“要买什么药”。在中山公园附近一家药房,记者表示想买治嗓子疼的药,店员没问症状,直接拿起一盒20多元的胶囊说:“吃这个!这药效果好!”记者仔细观察,这个标注清热解毒可治嗓子疼痛的药是外省某厂家生产的,批号为国药准字,翻看盒子两面,质量认证、保质期等俱全,似乎没什么问题,但就是该药厂家从未听说。为放心起见,记者表示没见过这个牌子,还是买盒耳熟能详的药。店员瞥了记者一眼,不情愿地从下层某药背后掏出一个国内知名大厂的胶囊,标价10多元。果然是品牌药,价格还适中。
随后,记者又来到曹杨路附近一家药房,以同样症状诉求买药。药房店员迅速拿出一盒40多元的糖浆。当记者坚决表示想买一个品牌熟悉、10元之内的含片时,店员这才从药品柜台拿出价格便宜许多的某知名品牌药厂生产的药品,还说“这药没什么效果”。在其他几家药房,一些售价仅为几元的开塞露、祛痱水等廉价经典老药,难觅踪影。
买药却被推荐保健品
记者来到普陀区一家开架式药房,只要有顾客经过保健品货架,就有店员“热情”地极力推荐,不少店员还给出折扣价。当记者表示希望购买一款非处方的维生素片时,店员一听,立刻表示吃药总归对身体不好,要吃就要吃天然的。于是她拉着记者来到保健品货柜前,拿出某维C咀嚼片和另一款深海鱼油说:“其实这个牌子的深海鱼油效果非常好,现在买很划算,还可送一盒维C!”
当记者表示价格有些偏高时,她转过头和旁边店员商量了下,马上表示深海鱼油现在85折出售,见记者还有些犹豫时,抬高音调说:“哎呀,现在大放送啦,买了再送你一罐维B!”
记者发现,不少店员“自作主张”现象较为普遍,听顾客一说症状,就立即导购、推荐。有的所推荐的产品“非贵即偏”,甚至“推荐药”还可能变成保健品。一些顾客虽对价格、药品品牌不满意,但在导购两次热情推荐后,一般也就接受了,尤其是年龄偏大的顾客。
化妆品柜台前“抢客”
在长宁区一家药房门口,穿着化妆品专柜工作服的柜员站在门口,只要一有女性顾客路过,柜员就会很热情地请顾客进去随便看看。要是有买药的顾客入店,柜员还会抢先“白大褂”一步,拉着顾客试用。本想询问药品信息的记者刚进门,就被“热情”的柜员拉着试用保湿化妆水,左手擦几下,右手再擦几下,“热情”得让人挣脱不得……
各种饮料、防晒霜、润肤露、柔肤水、眼贴膜、面膜等,在很多药房“大展拳脚”,所占“地盘”往往位置更优,还呈扩大趋势。在一些开架式药房,顾客进门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饮料柜、保健品柜或化妆品柜,种类繁多,之后才看到药品柜。有些药房甚至还卖起毛巾等日用百货品。
【业内说法】
高价药、“小厂药”利润大
家住静安区的华小姐反映说,现在到药房买药,店员首先推荐的往往是些不知名的厂家生产的同类药。如果你指定要某个知名的大品牌的药,一定要自己点名问了才知道。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同一类药能找到几种,甚至十几种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产品,售价也自然各不相同,最贵的和最便宜的往往要相差数倍。但除了几种来自大厂家外,大部分还是“杂牌军”。还有一些知名药厂生产的药品甚至被摆放到货柜下层或不显眼的地方。顾客一不留神,就可能掉进“陷阱”,多花了钱,还不见得买到合适的药。
针对部分药房存在销售员“忽悠”顾客、优先推荐“高价药”等现象,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在药房里,药品的陈列位置越显眼,其销售成功率就越高。一些“外地药”、“小厂药”的药品采购价较低,利润相对就高,而一些大厂严格控制药品的采购价,药房相对利润就薄。近年来,随着部分药房租金上涨,成本增高,为了增加收入,“高价药”、“小厂药”往往就占据“有利”位置,店员也更愿意推荐这些相对利润较高的药。此外,部分药房店员推荐价格较高的药品或特定药品,主要是因为药房销售额直接与他们奖金相关,个别甚至还与整个药房经营状况“挂钩”。卖出去的药越贵、越多,店员拿到的奖金就越多。也因此,就算是感冒药,店员也不乐意推荐普通药。此外,一些药房还有工作人员大力推销各类牌子的营养品、保健品和化妆品,也相对利润较高。
廉价经典老药难觅踪影
几元一瓶的祛痱水,夏天治疗湿疹、疖子等常用的炉甘石洗剂、硫软膏、鱼石脂软膏,以及开塞露、紫药水等,这些价格低廉、且效果又好的传统经典廉价老药,如今在不少药店已难觅踪影。“利润低了,药房不愿卖,有的就连生产厂家和药品代理商也不愿意继续提供,不少药房也不得不放弃销售传统经典廉价老药!”
业内人士还透露,有些药房即使采购了廉价经典老药,但进货周期也比新药要长。这样一来,廉价药在市场上就显得少。此外,还有一些药房即使进了廉价药,也都被摆放到柜台角落或开架货柜最下层。除非顾客直接点名要,否则很难找到。
【专家提醒】
切勿盲目选购“高价药”
一些市民选择药品时,往往会认为,价格高的药自然效果更好。但事实上,这只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常务副主任杜文民博士说,用药关键还需“对症下药”。比如:市民应当根据不同症状选用恰当的药品,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这才是自行购药的基本原则。实际上,药品价格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价格与疗效高低、质量优劣并不能完全划等号。市民也不必盲目担心“便宜没好药”。
买药需认准“药”字号
不少市民买药时并不仔细,本来要买“药字号”的药,结果买到手的却是“妆字号”或“消字号”,比如:用于夏季多发湿疹、疖子等皮肤病的外用药炉甘石洗剂,以及消毒外用碘酒等,现在也有“改头换面”变成“妆字号”或“消字号”的,价格就随之“水涨船高”。一些店员面对买药市民有时甚至还会推荐保健品,所以市民需睁大双眼,认清“药”字号和“健”字号。杜文民博士强调,保健食品只能起到保健作用。如果要治病,还需买正规“药”字号产品。
买药要到正规药店
市民购药一定要到正规药店,正规药店显著位置挂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如果从网上购药,也要认准“网上合法药店”。截至今年7月31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的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网站只有12家。
店员过分热情需留神
市民自行去药房买药前,最好有“首次经验”。比如:之前已因同样症状去医院看过病,医生开过处方。“首次就医”时医生处方上的药品可为患者下次购药提供很大参考借鉴作用。如果患者没有“首次经验”,自行购药前最好咨询执业药师,或请医生诊断后再用药,以免乱吃药反而贻误治疗时机。如果遇到药房店员过分热情推荐药品或保健品的,还得多留个心眼。如果不问病情,一味推荐“高价药”或保健品,市民还需警惕,慎购卖力推销的不知名药品或保健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