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重庆7月9日电(记者余继军)重庆三峡库区农村传统的“粮食+生猪”生产模式,目前正在被“粮―草―畜”等生态种养模式取代。通过科研人员6年攻关,重庆市掌握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系统重建”的关键技术,建立各类示范点26个,带动库区高效特色生态产业快速发展,使近120万农民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同时,625平方公里土地得到治理,水土流失量减少60%以上,示范区内每天减少粪污排放11052吨,森林覆盖率由38%上升到57%。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是重庆圆满完成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带来的丰硕成果。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构建多功能立体林业,是重庆三峡库区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关键之一。结合三峡水库周边坡面特点,以西南大学为主的科研人员研究制定了特定生态环境下林木定植、抚育和管护的技术体系。今年6月,记者在涪陵区南沱镇了解到,当地32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内,已形成由库岸防护林、坡面经果林、坡顶生态林、坡地四边桑组成的多功能林业体系,其森林覆盖率达57.7%,水土流失减少80%以上。同时,以优质伏季水果及加工蔬菜种植业、无公害肉猪养殖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系统逐步形成,示范区农民年均增收400元以上。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几年来,科研人员还因地制宜推出了“果―菜(豆)―畜”、“桑―菜(药)―畜”等多种生态种养模式,加速三峡库区由传统农业向开发型高效生态农业转变。南沱镇连丰村农民世世代代养猪种粮,5年前,科研人员开始引导当地农民栽种南方早熟梨,并在果树周边套种黄豆、花生、榨菜等经济作物,目前该村已建立2000亩早熟梨园。村民况金昌说:“自从栽上梨树、套种经济作物后,村里每家收入都翻了一番。去年,我家光卖梨就赚了3000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构建多种生态种养模式的同时,科研人员还相继推出“牲畜粪便―沼气―有机肥还田”、“秸秆(桑枝)―食用菌―有机肥还田”等模式,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