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
2009-05-14
  浙江省临安市白沙村坐落在青山翠谷之中,这里群山环绕,茂林修竹,景色宜人。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个海拔近千米、藏在山沟沟里的偏远山村,竟然是浙江有名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问及原因,白沙村的干部群众异口同声地说,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托山区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的致富路子。

  林改:权责明晰的“定心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走进白沙村,一幢幢农家小楼掩映在翠竹绿树丛中,水泥路连户,电话、空调入家……“活了几十年,这几年最让我满意!”72岁的村民姚金明脸上满是幸福。

tujian.org

  昔日的白沙村完全是另一幅景象。白沙村地处天目山山麓和太湖源头,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村民基本上靠砍树烧木炭、卖木材为生。“白沙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吃的六谷糊,住的箬竹屋”,这是当时白沙村的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983年,根据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村里将1.2万亩山林承包到户,建立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林业经营体制。但是,分林到户后,由于担心政策变化和急于富裕的心理,村民们纷纷拿起斧锯,大量上山砍树,从1983年到1987年,白沙村森林覆盖率由91.9%下降到90.4%。过度采伐,不仅使大批天然林被毁,而且导致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频发。1988年和1990年两次山洪,白沙村房倒路塌,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何走出“山越砍越秃,人越砍越穷”的死胡同,乡、村干部在反思中取得共识:要不断地宣传山林到户的政策不会变,稳定人心,调动农民护林的积极性。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对林改的认识,村民刘雪璋至今心潮难平。当年尽管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因为抱着怀疑态度,刘雪璋不仅每年都将承包林地里的竹、笋砍采光,还不肯养护林子。村里反复宣传,他半信半疑,等了一年、两年……五年,他终于明白:承包制度不会变。心里有了底,刘雪璋开始加大投入,改造自己承包的20亩山林,加强竹林培土施肥。通过辛勤劳动,他家的低产林很快变成了丰产林,每年的笋干收入从2000多元上升到6000多元。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是实现了山定界、林定权、人定心,坚持权责明晰的林业承包责任制,白沙村村民从只顾眼前利益变为着眼于长远利益。白沙村的林木采伐也发生了鲜明的变化:1991年前,这个村每年的木材砍伐量在500立方米左右,此后连年下降,1998年只有20立方米,1999年至今木材砍伐量为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开发:依靠科技创造效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每逢周末、节假日,白沙村村头的山货市场里人头攒动,白沙村的特色产品――笋干、茶叶、山核桃挤满了货摊、货架,琳琅满目。村支书夏玉云告诉记者,白沙村只有150户人家,却已有两个山货市场,经营者发展到240多人,生意兴隆时,每天有数百斤山货一销而空。 tujian.org

  山林到户后,如何兴林富民?白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确定了以科技为支撑、开发非木质资源的发展思路。他们请来了临安市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王安国,年近花甲的夏宏根成为王工程师的第一名学生。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经过实地调研,王安国在竹笋、茶叶、山核桃等山货上动起了脑筋,他种下科技示范林手把手地教给村民施肥、保水、修剪等技术。过去,一亩笋干竹的笋干产量至多七八斤,可通过笋干竹低产林改造,夏宏根家的笋干产量上升到了40斤。原来山核桃的产量低,而靠综合丰产技术方法,夏玉云家预计只收几十斤的山核桃林,竟然收到了600多斤。第一个“吃螃蟹”的夏宏根欣喜不已:“没想到树不砍了,收入反而增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科技示范户的现身说法,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迅速普及与运用,白沙人告别了“砍木材、烧木炭、卖柴火” 的“三木经”,竹笋、茶叶、山核桃这些以往不起眼的山货成了村里的“摇钱树”。1990年以来,白沙村建起了3900亩笋干竹、山核桃基地,村里有20多户人家在搞山货的流通与经营,如今,全村人均收入的五成来自特色林产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流转:从“经营山货”到“经营景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发展非木质产品,仅是白沙村在探索道路上迈出的一小步。1998年,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后,白沙村将村民一组、五组的2000亩林地的使用权转让出去,引进临安生态旅游开发公司,开发太湖源生态景区,完成了从“经营山货”到“经营景观”的转变。根据协议,旅游公司获得景观的经营权,而每亩林地的资源、产品收入仍然归原来农民所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水如碧玉山如黛。以生态游为特色的太湖源生态景区吸引了诸多来自宁、沪、杭等大城市的游客,游人数目逐年攀升。2005年白沙村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去年游客人数达到12万多人次。依托风景区,村里经济实惠的“农家乐”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直接参与旅游经营的农户有100余户,床位800余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过一条小溪,我们走近一幢粉墙红瓦的小洋楼,小楼主人吕建中闻声而出。13年前,吕建中在山上砍树时不慎滑倒,落下残疾,生活艰难。白沙村发展旅游业后,他经营起“农家乐”,盖起两座3层小楼,有24个标间,一天能接待51人,一年收入10多万元。“还会砍树吗?”记者问。“砍树?” 吕建中笑着直摇头,“现在就是叫我砍,我也不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林地流转,为白沙村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村民六组地处高山上,由于海拔高、条件差,林产品达不到丰收稳产。着眼于这里独特的高山气候,白沙村引进了浙江森禾种业公司,培育高山花卉,解决了组里16名村民的就业。

tujian.org

  生态旅游成为白沙村的又一个“聚宝盆”,目前村民人均收入的45%来自旅游业。生态游还将村民融入外面的世界,村民的素质提高了。村委会主任夏小孝说:“如今村民有了环境意识,垃圾不再随便扔,村里宣布实施封山育林,大家举双手赞成。” tujian.org

  今天,白沙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7%,成为全国林改的先进典型,白沙人也从“砍树”人变成了“看树”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守住这片青山绿水,那就是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金山银山”。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国家再推保护天然林新措236户加工企业被关
    ·回良玉: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继续深化林业改革
    ·贵州省农民热盼加快林权制度改革
    ·国家林业局: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
    ·贾治邦:我国林地资源“红线”46.5亿亩
    ·三农心话:林改政策好种竹也致富
    ·辽宁累计完成林改面积5400多万亩
    ·林业局:14个省明年将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
    ·吉林榆树:林地拍卖先竞价后定拍卖目标
    ·国家林业局:我国退耕还林八年已造林3.64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