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科学人物:吴征镒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江西林改六笔账破冰红土地上绿色革命
2009-05-14

温家宝总理在江西视察林改与群众亲切交谈。中图社发


资溪县林改工作组在高田乡高田村外勘界(资料照片)。中图社发

  策划人语

  如果说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农村的土地变革是新中国第一次土地革命的话,29年前的一个深夜,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手印的悲壮之举,可以称作是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中国农村第二次土地革命的发端与标志。

  进入新世纪,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国农村相对步伐缓慢,各种问题开始不断胶着与显现。

  中国农村又一次走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出路何在?方向何在?中国的领导层开始了深谋远虑。几年来,连续数个“中央1号文件”、一项项惠农举措争先出台、负载千年的农业税全面取消……

  但在中国浩瀚的山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步伐却进展缓慢。被誉为“中国第三次土地革命”的林权改革,再次成为中国农村命运走向的重要航标。

  而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却早在2004年9月,就率全国之先,悄然展开了一场绿色革命――林改试点。如今,3年刚过,江西林改已奇迹般地成为全国典范。“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这句听上去朴素却散发着草根思想的语句,成为不久前温家宝总理视察江西林改工作中印象最深与赞誉有加的一句话,对于江西的林改经验,温总理更以“要像当年宣传安徽凤阳小岗村一样大力宣传”来激励与褒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江西林改缘何被提升到比肩“小岗村”的程度?江西林权改革成功在什么地方?林改给江西林农的生活与命运带来了怎样的改变?中图社连日来派出三路记者深入江西林区,近距离感受江西林改的样板意义。从今日起,中图社将分三期连续推出“江西林改系列报道”。(毛江凡)

  种树的不如种粮的反差推动林改

  2004年3月31日,刘礼祖被任命为江西省林业厅新“掌门”。

  “当时的江西省林业厅正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江西省林业厅林政资源保护管理处处长严成认为,走马上任的刘礼祖面临着一次艰难的考试。

  2001年3月底,孟建柱调任江西省委书记。这位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作过的书记,一到江西就带来了先进的执政理念,先后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山上办绿色银行”、“希望在山”等战略性决策。

  与此同时,2001年江西开始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农民种田不仅取消了所有税费,而且还有种粮补贴。“反观山区林农,税费负担达到了全省木材销售价格的56%,负担之重令人吃惊。”江西省有关领导认为,这对林农很不公平。

  这种情况,以孟建柱书记为核心的江西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果断决定将农村税费改革由田里向山上延伸。 tujian.org

  林业积弊甚多厅长如坐火山口

  “当时江西林业行业存在的积弊,已经让我坐在了‘火山口’上。”刘礼祖坦承。

  江西省林业厅的一份调研报告,详细记录了这些积弊:全省林业系统有职工15万人,总负债36亿元,另外87.6%的县林业行政事业人员没有吃“皇粮”。“林业执法存在‘放水养鱼,雁过拔毛’的现象”刘礼祖痛心地说。

  另外,“山是集体的,树是干部的”,产权不明晰,使许多集体山林俨然成了一些乡村干部的财产,老百姓享受不到集体山林任何收益。

  “世界优秀林农、全国人大代表、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江西永修县三溪桥乡农民徐京发,就是这种体制的最大受害者。”严成遗憾地说。

  徐京发先后投资上百万元,造林3万多亩,却因受制于林业不能自主采伐的政策和高额的林业税费,最后穷得没有医药费而抱病身亡。

  徐京发事件引起了时任国务院总理朱基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林业局的密切关注,并专门派员赴江西了解情况。至今,国家林业局政策法规司司长汪绚对此事还念念不忘,并当着刘礼祖的面,指出江西林业存在的弊端。

  刘礼祖感到,林业改革已没了退路。“我们不能坐在‘火山口’上等死!”刘礼祖的话使江西省林业厅干部的思想迅速得到了统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没人敢捅马蜂窝中央送来及时雨

  其实,江西林业改革的思路早些年就有萌动,最为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林业三定”。

  1981至1983年,江西省响应上级号召,将大多数山林以自留山和责任山的形式分给农民耕种,试图通过分山到户来调动广大林农育林的积极性。

  但始料未及的是,农民分到山后,抱着“与其等树木成材后再卖,不如现在就攥着钞票踏实”的心理,采取“砍光、卖光、用光”手段,使山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在这种背景下,江西省果断决定暂停分山到户的做法。随后,江西省吸取这次教训,提出了适度规模经营,其中之一就是大办乡村集体林场。于是各地按照省里的要求,纷纷将刚刚分到村民手中的山林收回,创办乡村集体林场。

  令人遗憾的是,山林收回了集体,却没有履行相关法律手续,导致山林权证仍然留在农民手中。“结果形成了产权归农民,管理归集体的状况。”严成表示。

  “种种积弊,造成从百姓到干部,对林权制度改革早日推行充满期盼,但一时找不到改革的正确方向,加上改革的复杂性和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谁也不敢带头捅这个马蜂窝。”严成说出了当时林改面临的困扰。

  幸运的是,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也被称之为中央9号文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9号文件是‘及时雨’,为中国林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严成显得很激动,“因为9号文件明确指出了集体林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和总体原则,提出了逐步取消原木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林改从此有了‘尚方宝剑’。”

  林改有了方向,江西的林改快速启动,2004年9月,铜鼓、崇义等7个县市先行试点,一场绿色革命在红土地上拉开了序幕。

  江西林改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一是明晰产权,分山到户;二是减轻税费,取消农业特产税和所有乱收费;三是放开经营,取消垄断,精简审批环节;四是允许森林资源在林业产权交易中心进行交易。

  县委书记“发难” 厅长六笔账说服

  “但这次改革的难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刘礼祖至今回忆起来不免感慨,当时林改阻力不仅仅来自林业系统本身的干部职工,最大阻力还是来自重点林业区的政府和基层组织。

  严成就是见证者之一,那是2004年,严成陪同省林业厅厅长刘礼祖前往某县调研林改。当时该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悉数参会,县委书记首先向刘礼祖发难,表示林改不能改,为此还给刘礼祖算了一笔账:

  取消各种涉林税费,县里一年减少收入700多万元;林业部门300多人进财政(原来都是靠收费发工资),以每人每年2万元计算,就是600多万元,这一进一出就是1300多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厅长,不是我们不支持改革,你看看,我们县的财政刚刚过亿,根本拿不出钱呀,如果你硬要改革,我们很多乡镇可能就无法运转,弄不好动摇基层政权呀。”

  刘礼祖听完这位县委书记的“汇报”,没有生气,表示完全认同。不过,刘礼祖也给这位县委书记算了6笔账:

  其一,县里每年从林农那里收取700多万元税费,绝大多数没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是乱收费。

  其二,所有减免的税费,省里一分钱也没有上调,这些钱全部落入了你们县老百姓的口袋里。“你作为当地父母官,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难道你不乐意?”

  其三,省委省政府为支持林改,特地从省财政安排8个多亿资金用于转移支付,平均摊入每个县就是800多万元。“从全县来说,你们没有减少收入,相反还得到了数百万元的转移支付!”

  其四,“现在招商引资,客商最看重的就是环境,林改肯定能让环境好起来,对招商引资是个无价之宝,这笔账你算过吗?”

  其五,让林业系统干部进财政是应该的。“这么多年,你们县没有给他们发工资,相反让他们去创收,甚至通过罚款来维持正常运转,林业部门替县里背了黑锅!”

  其六,林改让老百姓富起来,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做好了林改这项民心工程,就赢得了人心,有了人心我们的政权就能得以巩固。我不理解你为什么会说林改会动摇基层政权。”刘礼祖目光直射这位县委书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刘厅长,你这一番话使我们开了窍。”听完刘礼祖的话,这位县委书记带头认错。

  “正是凭着这6笔账,很多原先对林改有抵触情绪的重点林业县,纷纷改变态度,江西林改的坚冰一下子就被打破,林改之船开始了扬帆远航。”严成兴奋地说。■记者洪怀峰/文
     相关链接
    ·国家再推保护天然林新措236户加工企业被关
    ·回良玉: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继续深化林业改革
    ·贵州省农民热盼加快林权制度改革
    ·国家林业局: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18.21%
    ·贾治邦:我国林地资源“红线”46.5亿亩
    ·三农心话:林改政策好种竹也致富
    ·辽宁累计完成林改面积5400多万亩
    ·林业局:14个省明年将全面展开集体林权改革
    ·吉林榆树:林地拍卖先竞价后定拍卖目标
    ·国家林业局:我国退耕还林八年已造林3.64亿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