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梨、葡萄、桃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工作站会议”召开,会议对北京市果品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如何提供技术支撑进行了安排,农业部、财政部以及北京市农委、科委、农业局、农科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北京市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升级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高果品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出积极作用。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北京市的农业结构已发生重大变化,如今在北京市120户农民中,已有近40万户从事果品生产经营,仅以大桃为例,北京市现有桃栽培面积47万亩。其中,平谷区栽培面积最大,为21.3万亩,约占北京市桃总面积的一半(45%),是华北区最大的桃生产基地县。其次为大兴区,约10万亩,占21%。目前,北京市14个区县都有桃树种植,年产量3.9亿公斤,产值8.3亿元,从事桃树种植的农户约8万户。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北京市果品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品种较单一、品质不优良、加工不深入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表明,北京市的果品产业亟待改造升级。为此,北京市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立了梨、桃和葡萄三个果品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站。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三个工作站也是适应我国“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要求建立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的。为落实好这项工作的开展,农业部、财政部还专门制定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试行)》。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方案》要求,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依托具有创新优势的现有中央和地方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围绕粮食等主要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服务国家目标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从而在每一个产业中形成一支服务国家目标的基本研发队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方案》提出:针对每一个农产品,设置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一个首席科学家岗位。每一个国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由若干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功能研究室设一名研究室主任岗位和若干个科学家岗位。根据每一个农产品的区域生态特征、市场特色等因素,在主产区设立若干个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一个站长岗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目前,在全国建立的桃、蔬菜、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已有首席科学家1名,功能研究室主任3名和科学家岗位11个,综合试验站及站长10个。试验站的主要职能是:从事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基础性工作;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与集成,解决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收集、监测和分析产业发展动态与信息;开展产业政策的研究与咨询;组织相关学术活动;监管功能研究室和综合试验站的运行。(摘自:中国新农村建设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